深度 | 伊朗总统、外长直升机事故中罹难,留下两大问号待解

当地时间5月20日清晨,伊朗方面确认,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19日的直升机事故中罹难。这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首次出现在任总统去世的非常状态。

分析人士称,这一消息令人震惊。作为伊朗政坛的重量级人物、最高领袖的潜在接班人,莱希在过去三年里展现出强硬务实的执政风格,带领政府经受住考验,改善了伊朗的战略环境。如今,他的突然去世留下两大问号:直升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将给这个中东大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令人震惊

19日下午,一架载有伊朗总统等9人的直升机起飞半小时后,在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瓦尔扎甘地区失联。机上除莱希外,还有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一名神职人员以及多名随行人员。事发前,莱希一行正从东阿塞拜疆省霍达阿法林县前往省会大不里士市,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典礼。

当天早些时候,莱希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起参加了位于两国边境的一座水库大坝的落成仪式。这被视为两国关系升温的最新迹象。去年因阿塞拜疆驻伊朗大使馆遭枪击、阿塞拜疆对以色列态度等问题,两国关系陷入低潮。

直升机事故发生后,伊朗媒体和高级官员最初未用“坠毁”一词,而是称直升机“由于恶劣的天气和大雾被迫硬着陆”。在民航界,“硬着陆”是指由于天气、飞行员失误或机械问题,飞机以比正常情况更快速度、更大力量着落,轻则造成乘客不适,重则导致飞机结构受损乃至解体。

伊朗政府迅速组织救援。但由于当地为山区,地形复杂,事发时天气恶劣,多雾寒冷,能见度低,搜救队伍只能从地面前行。应伊朗方面的请求,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出动无人机、直升机等参与搜救。欧盟也向伊朗提供紧急卫星测绘技术。

20日清晨,多支搜救队抵达东阿塞拜疆省事故现场,发现坠机残骸,但未发现生命迹象。伊朗官员随后确认,总统莱希、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等所有乘客均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

“北京时间昨晚9点多突然传来伊朗总统乘坐直升机出事的消息,外界都很震惊。”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指出,莱希是伊朗政坛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这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首次出现在任总统突然去世的非常状态。在世界范围内,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因飞机失事遇难近年来也很罕见。

原因不明

到目前为止,伊朗官方尚未说明坠机原因。有伊朗国家电视台的画面显示,直升机撞上一座山峰。这究竟是一款怎样的直升机,为何突然“硬着陆”,引发关注。

综合多方消息,伊朗拥有多种直升机,其军用航空机队的历史可追溯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其中,美式直升机一直占据一席之地。莱希此次乘坐的就是美国贝尔公司制造的212型直升机。这是一款双桨双引擎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于1968年首次服役于加拿大军队,后被美国及其他国家军队广泛使用,据称具备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可靠飞行的能力。

“莱希以美式直升机作为出行专机,这种做法并不让人意外。”李绍先指出,一来,莱希任内习惯于乘坐直升机参加国内活动,包括去年视察洪灾现场等。伊朗高层官员近年来经常乘坐直升机出行。二来,莱希此次前往边境参加大坝竣工仪式,目的地特殊,普通航班不能直接抵达,坐直升机更方便。三来,贝尔212虽是美式直升机,但伊朗已制造出相关零部件的替代品,具备一定自主维护能力。

目前,事故原因和具体细节仍待进一步确认。李绍先注意到,外界总体认为,这很可能是一起意外飞行事故,原因或与机械问题、恶劣天气等因素有关。

机械方面,过去40多年来,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伊朗很难采购进口飞机的零部件,已自力更生制造出替代零件,但飞机的安全系数仍引发担忧。近年来,伊朗曾发生多起飞机失事事件。

天气方面,从现场影像看,事发地天气阴沉,大雾弥漫,能见度不佳。

另据新华社报道,莱希此行的直升机队由3架飞机组成,事发当天另两架直升机顺利抵达目的地。

“3架直升机中唯独总统乘坐的一架出事,这一细节难免让人觉得蹊跷。”李绍先注意到,有报道从阴谋论的角度怀疑直升机遭到破坏或袭击。“但目前尚无任何人为迹象。伊朗方面也没有向这方面怀疑。如果最终得到证实,或与阿塞拜疆和伊朗东阿塞拜疆省一向受到一些外部势力渗透有关。”

影响几何

20日晚些时候,伊朗政府内阁发表声明,对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人的遇难表示哀悼,并向民众保证,政府将继续莱希总统的前进道路,国家的治理“不会受到干扰”。

一天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同样向伊朗民众保证,伊朗国家事务不会受到直升机事故的干扰。

不过,有西方人士担心,莱希遇难可能导致伊朗领导层的混乱,或将影响伊朗未来几十年的政治走向。

莱希现年63岁,在伊朗国内政治威望很高,被公认为强硬派的领军人物,但也在内外政策中表现出务实一面。他于1960年出生在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15岁起进入宗教学院,师从显赫的宗教人士,后长期供职于司法系统,曾任国家总检察长、司法总监等职,掀起反腐风暴,受到广泛称道。2021年,他当选伊朗总统,带领政府经受住货币贬值、政局动荡、恐怖袭击等一连串考验,深得哈梅内伊赏识,被后者形容为“经历出色、值得信任”。

按照伊朗宪法,当现任总统失踪或去世时,经最高领袖批准,第一副总统(现年69岁的穆赫贝尔)将代理总统职务。伊朗议会议长、司法部门长官、第一副总统将组织新的总统选举,在50天内选出新总统。

外界关心莱希去世究竟会对伊朗政局带来怎样的影响?

“莱希是伊朗政坛公认的重量级人物。其重要性体现于两点。”李绍先从政策和人事两方面进行观察。政策上,自2021年就任总统以来,伊朗遇到内外风波,比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上月差点与以色列兵戎相见。而莱希很好地执行了哈梅内伊的意志,执政表现可圈可点,也使得伊朗的战略环境发生积极变化,比如与沙特改善关系等。人事上,莱希得到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充分肯定。哈梅内伊年事已高,莱希被视为哈梅内伊的潜在接班人之一。

“正因如此,莱希去世会对伊朗政府的执政成效、国家政策的延续性、政坛的后续过渡等带来影响。”李绍先指出,但总体而言,伊朗的大政方针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政坛根基不会受到动摇。因为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形成一套特殊政体,拥有最高领袖,实行伊斯兰体制。最高领袖把控着国家的总体局势和前进方向。总统只是行政部门首脑,国家和政府的工作不会因其一个人而改变既定轨道。

展望新总统选举,李绍先指出,在眼下的内外环境下,可以肯定的是,伊朗新总统仍会是一位强硬派人物。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