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时评:基层如何不再“怕”舆情?

近年来,“舆情焦虑”成为舆论场上的热门词汇。这一热词经常和“基层”合并使用,反映的是我国基层政治中的一种真实情绪,值得高度关注。

基层“舆情焦虑”,本质上是基层对于舆情发生后自身需要承担后果的焦虑。这些可能的后果包括各类党纪、政纪处分乃至刑事处罚等,职务的去留、收入的减少、名誉的损害都是可能的选项。

一味加重基层防范舆情的负担,或者在舆情发生后从严从重惩处基层相关责任人,都无法缓解基层“舆情焦虑”,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基层的焦虑感。

具体分析基层舆情的类型与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才是务实之举。

基层舆情产生的原因,有“新”与“旧”的关系。

从党的宗旨和法理上来讲,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前后任之间有顺畅衔接的义务,通俗来说就是“新官要理旧政”。

但是,在实践中,“新官不理旧政”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存在,破坏了政策的延续性,也埋下了舆情风险。

“新官不理旧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好的政策,新官来了之后,就急着“翻烧饼”;旧的错误,新官来了又不愿意“翻烧饼”,以纠正原来的错误。

“新官不理旧政”现象之所以存在,与新官自身的“委屈”情绪继而影响其行为也不无关系。

新官会认为,隐患是前任埋下的,政绩自己没份,“烫手山芋”倒是传到了手上,甩都甩不掉。有的新官甚至会认为,还不如把这个隐患以舆情的形式尽早爆掉,前任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不管最后责任在前后任当中如何区分,地方形象则彻底输掉了。

因此,上级机关应该鼓励并帮助新官以合适方式解决前任遗留的隐患,缓解新官的后顾之忧。

基层舆情产生的原因,有“疏”与“堵”的关系。

近年来,各地各级都致力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建立了多个民生问题沟通的渠道。各级主流媒体也建立了相关的民生问题处理平台。

群众没有通过官方或主流媒体构建的沟通平台反映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或者不熟悉这些平台;二是不相信这些平台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于前者,各地要多措并举增加这类平台的“可见度”,让民众知道并熟练使用这些平台来反映问题;对于后者,就要通过解决问题让群众满意度来提升其信任感。

反之,如果群众通过这些平台无法解决自己的合理诉求,很可能就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以“曝光”形式来反映问题,甚至“多年反映多年未获解决的过程”也会成为舆情本身。这时候有关方面如果还企图通过“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能适得其反。

宣传网信管理部门也反映,某些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疏”的工作,疏导群众情绪,解决群众问题,一有舆情就当甩手掌柜,让宣传网信部门冲在前面“堵”,自己反倒像没事人一样。

基层舆情产生的原因,有“表”与“里”的关系。

一地基层是否会发生舆情,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是一个意外曝光的图片、一段人神共愤的视频,必然性则是当地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舆情就是当地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的外化,今年不发生,明年可能也会发生。比如数年前发生在北方某地的烧烤店暴力殴打案,就是当地社会生态黑恶化的外在体现,深入调查之后更是挖出了这些暴徒背后的“保护伞”。

不解决“里”的问题,当地的党政干部就会像坐在“火山口”,只不过不知道“火”什么时候会烧到谁的头上。

解决一地深层次问题,核心在于发展。一地发展了,带来充足的就业岗位,干群收入会水涨船高,对党委政府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就会缺乏引发舆情的动力机制,更愿意自觉维护当地的外在形象。

基层舆情产生的原因,有“得”与“失”的关系。

基层公职人员由于人数多、晋升机会少,如果不断有显失公平的现象发生,孕育舆情的风险就会增加。

近年来,一些基层舆情案例显示,不少舆情最初的信息实际上是当地公职人员的爆料。这种爆料有以匿名方式透露给媒体的,也有公开的实名举报。而这些实名举报者常常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一地基层的政治生态其实就是舆情孕育的土壤。如果当地政治生态比较健康,舆情就会消退;反之,当地官员晋升、福利的标准等处于一个“黑箱”状态,舆情就会此起彼伏。官员“得”与“失”是否奖惩分明,则预示着当地舆情的“消”与“长”。

基层舆情产生的原因,有“情”与“欲”的关系。

人有七情六欲,但是党纪政纪法律的约束都是刚性的。在人的欲望与纪法之间,会产生巨大的“张力”,这个“张力”越大,演变为舆情的概率就越高。

比如前不久某地一副镇长半夜上门要求他人妻子陪唱歌、某地官员在另一地殴打酒店老板并扬言和当地副市长一个级别,这些都是个人“欲”的具体体现,是虚荣与狂妄被公之于众的典型案例,更为纪法所不容。

要约束基层党员、干部的“欲”这一面,需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法治教育,培育其“家国情怀”,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树立职业的崇高感,也就是“情”。

激励基层公职人员,不能只靠物质激励,而要让更多优秀的基层干部有更多晋升机会,这样“欲”就会消退,“情”就会生长。

分析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综上所述,要缓解基层的“舆情焦虑”,就要正确处理好“前”与“后”、“疏”与“堵”、“表”与“里”、“得”与“失”、“情”与“欲”五组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

新官要理旧政,把舆情隐患化解于无形之中;

畅通反映渠道,把群众难题化解于日常之中;

治表更要治里,把深层矛盾化解于发展之中;

奖惩务必分明,把患得患失化解于公平之中;

培育家国情怀,把恣情纵欲化解于事业之中。

基层“舆情焦虑”,是基层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生态存在问题的一种症候,不从根本上予以化解,“末梢治理”这篇大文章就很难写好。

(原题为《基层如何不再“怕”舆情?》)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笪曦

本文作者:安徽时评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