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娟院士有新身份,居里夫人和中国女排启迪她,沪关工委导师工作室达19个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陈赛娟又有新身份。“陈赛娟工作室”日前在上海交大医学院正式揭牌,她郑重接受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聘书,主持工作室关心下一代。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邀请教育系统和社会上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社会公认并且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士,以其本人名字命名工作室。

截至目前,已成立以人民教育家于漪、敦煌艺术保护者樊锦诗、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全国劳动模范包起帆、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刘嘉湘、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大师邱丕相、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等19个关工委导师工作室,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面面旗帜。

在同步举行的“传承使命 立德树人”微论坛上,陈赛娟展示了为此次活动精心制作的PPT。这位在白血病研究方面做出了国际公认杰出贡献的女教授,以自己从居里夫人事迹和中国女排精神中得到的启示,勉励青少年学生“机会总是留给头脑有准备的人”。“作为科学研究者,要有追求理想的榜样。”陈赛娟表示,今后将依托关工委陈赛娟工作室,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广度进行探索,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以及身心健康的接班人,不断做出新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也结合自身经历,畅谈育人体会,强调“历史需要了解,精神需要传承,学生需要启迪”。他表示,“要努力让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不断发光发热,为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照亮前行的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副校长、交大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表示,“陈赛娟工作室”在交医落地是“交医关工”的关键续篇,医学院将全力支持“陈赛娟工作室”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医学高端人才引领和临床科学研究方面有效优势。

本文作者:徐瑞哲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