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比赛让申城美少女们度过别样儿童节,上海艺术体操持续夯实人才基础育新苗

当一群美少女在普陀区真如体育场的羽毛球馆下沉式专业场地翩然起舞时,家长们在位置更高的阶梯上举起手机拍摄,一起享受艺术体操运动的魅力并记录精彩瞬间——这是发生在2024“奔跑吧·少年”《六一杯》第二届长三角少儿艺术体操俱乐部公开赛上的有趣一幕。

选手们比赛时,家长和观众在场边认真观看并加油助威,比赛气氛十分热烈。

赛事吸引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的14家俱乐部以及区队参赛,三百多名参赛女孩在家长的陪伴下感受“地毯芭蕾”的魅力,以阖家参与阳光运动的方式度过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国际儿童节。

以赛为媒,持续夯实人才基础

过去十年,艺术体操运动在上海火热发展,得到越来越多孩子的喜欢,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艺术体操是一项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和体育运动结合的体育项目,被称为“地毯上的芭蕾”。

选手们认真投入比赛。

上海艺术体操队教练黄乙君为获奖小选手颁奖。

颁奖环节总是仪式感满满。

赛事组委会一名成员介绍,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艺术体操运动蕴含的教育、美育和体育价值,在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尤为明显。她认为:“艺术体操不仅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在发展柔韧性、力量性、协调性和身体灵巧性的同时,还能提高艺术素养和美学造诣,涵养内在气质。”

艺术体操队领队张秋萍介绍,过去十年,上海艺术体操各项比赛的参赛选手人数,确实呈现增长态势。“以每年举办一次的上海市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为例,2021年赛事的参赛人数、比赛规模创历年之最,如今参赛选手人数也在高位运行。当然,除了参赛人数的增加,动作质量的提高也很重要,但参赛人数是一个项目普及程度的最直观体现。”

赛事裁判席,出现了前中国艺术体操队主力队员刘鑫的身影。

参与艺术体操的孩子越来越多,离不开这项运动的社会化、市场化尝试,社会俱乐部的诞生和发展为这项相对小众的运动带来更多关注度。本次比赛的参赛单位也很多元,除了占据多数的艺术体操社会俱乐部外,也有上海的传统少体校,还有来自江苏盐城市的天山路小学、解放路实验学校以及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参赛队伍。

上海体育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目前已形成普通学校办训、传统体校办训、社会力量办训三种模式协同的培养体系。以艺术体操为例,一些传统少体校强队依旧具有基础优势,但一批社会化俱乐部接连涌现,他们在艺术体操的人口普及层面拥有不小的潜力。

“其实,不管是哪种培养模式,在青少年阶段关键还是一起把蛋糕做大,把基础打牢。”一名教练认为,这个项目也呼吁更多有质量的比赛,“青少年选手当然需要打基础练基本功,但比赛往往是提高训练质量、检验训练效果的最好办法。所以,这次比赛虽然是周末,但由于参赛对手覆盖长三角甚至北京,比赛的专业性强,赛事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运动员,大家都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比赛交流的机会,共同提高。”

每一次比赛,选手们都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

上海DF是上海第一家艺术体操俱乐部专业俱乐部,会员近400人,也是本次赛事的参赛运动员“大户”。俱乐部创始人徐菁是第八届全运会艺术体操冠军选手,她介绍,俱乐部培养模式和传统少体校多少有些不一样,“我们这里有些女孩子和家长,哪怕是进入初中、高中后学业繁忙,但她们依旧坚持间隔一周来训练,保持对艺术体操的专注。这样的参与,肯定不是为了竞技成绩,更多还是一种兴趣爱好,包括作为学业之外的一种解压方式。”

人才输送,上海元素默默助力

距离2024巴黎奥运会揭幕已不到60天,中国艺术体操队近期依旧在上海市崇明体育训练基地刻苦训练,迎接四年一次的奥运大考。上一个东京奥运周期,中国艺术体操队在东京奥运获得集体项目第四名一举创下境外参赛最佳战绩,当时的主力队员刘鑫、郭崎琪是上海培养输送的优秀选手。

2023年8月27日,中国队选手在颁奖仪式上。 当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举行的2023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5圈决赛中,由郭崎琪、郝婷、王澜静、蒲彦竹、丁欣怡组成的中国队以36.550分获得5圈单项金牌,这是中国艺术体操队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新华社发

郭崎琪是中国艺术体操队队长人选。

巴黎奥运会周期,刘鑫退役后前往北京体育大学读书,同样来自上海的老将郭崎琪选择坚守,去年由她领衔的中国队在西班牙巴伦西亚第四十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勇夺5圈单项金牌、3带2球银牌,实现中国艺术体操史上首枚世锦赛金牌的历史突破。如今,中国艺术体操队已经获得巴黎奥运会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各一张入场券。

随着中国艺术体操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作为全国传统强队的上海艺术体操,也在持续为国字号输送人才。巴黎奥运会,作为“老将”压阵的郭崎琪如今依旧是国家队的定海神针,她是一线队的队长人选;中国国家二队的队长刘妙婷也由上海培养输送,同样担任队长。

2023年11月24日,上海队在成年集体5圈比赛中,她们以30.15分的成绩获该项目第一名。    当日,2023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继续在山东青岛国信体育馆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2023年11月24日,上海队在成年集体3带2球比赛中,她们以27.25分的成绩与陕西队并列该项目第一名。新华社发

作为全国劲旅,上海艺术体操队近年来逐步实现新老交替,在黄乙君、郑薇等教练组成员的精雕细琢下,一批年轻队员开始崭露头角。今年5月进行的2024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选拔赛,包括国家队在内共18支队伍的300余人参与,在成人集体3带2球资格赛中,上海队获得第二名,成绩仅次于国家集训一队。

去年年底进行的2023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上海艺术体操队在成年集体3带2球、集体5圈两个集体项目收获冠军。在上海市体操队集体项目的6名主力队员中,其中5名来自长宁少体校输送。

参赛的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满运动氛围的六一儿童节。

2023年8月30日,上海市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在上海市崇明体育训练基地的艺术体操副馆举行。

“去年的上海市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我们首次放在中国艺术体操队日常训练的专业场馆内进行,让孩子们从小感受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体操运动中心党总支书记梁俊如表示,上海艺术体操需要“两条腿走路”,在目前为国字号接连输送人才的前提下,更要注重青少年人才的普及,挖掘更多好苗子,源源不断为上海队、国字号培养人才。

她认为:“在技术层面,我们一直强调三线、二线和一线乃至国家队的交流贯通、输送衔接,尤其是训练技术标准的贯通。在普及层面,我们也要拥有更开放的思维和眼光,把社会俱乐部挖掘的人才纳入考察和选材范围,通过赛事引导进一步扩大这个项目的影响力。只要人才基础做大做实,相信上海还能继续挖掘和培养好苗子。”

尝试探索,合作办训成为主流

从每年一届的上海市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四年一届的市运会艺术体操项目发展来看,上海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呈现社会力量参与、联合模式办训的新特点。除了传统的少体校模式之外,不少区的代表队都是区级体育职能部门和社会俱乐部展开合作,社会俱乐部加持成为申城艺术体操普及的重要力量。以本次赛事为例,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是支持单位,上海市普陀体育局主办赛事。

自1952年上海相关部门在南昌路57号成立市体育训练班至今,上海的竞技体育已经走过了71年历程,逐渐形成了基层体校三线,市级体校(中心)二线,上海市队一线的三级训练网络,成为上海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通道。与此同时,上海青少年体育也大胆鼓励社会力量办训,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办训模式,推进社会力量办训布局。

2023年,上海市共有注册青少年运动员49535人,涉及52个项目,其中就有来自232家不同社会机构的14196人为社会力量办训培养的运动员,占比达到了28.7%。而教练员队伍的社会力量办训比例同样从2016年13.8%到2023年47.1%,上涨33.3个百分点。

数年来,普陀区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工作,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尽最大努力发掘、培养和输送奥运后备人才,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在诸多项目上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以举办本次赛事的普陀区为例,借力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各项资源优势开展合作办训,是多措并举促进全区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普陀体育在整合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在与社会俱乐部合作的过程中,体育职能部门也深刻意识到社会力量办训是当前青少年体育发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通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普陀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合作机制,并初见成效。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这一模式培养出的运动员参加了12个大项17个小项的比赛,共收获20枚金牌,成为普陀体育代表团的强大助力。以普陀艺术体操为例,在市运会等比赛中,普陀也推行合作办训人才培养模式,尝试解决体育系统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足的问题,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本文作者:为冰

题图来源:主办方供图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