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提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6月3日,“遇见赛先生 引领新未来——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暨第9协同组建设发布会”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举行。包括上海市浦东新区、湖北省宜昌市、江西省芦溪县、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在内的中东西部五区共同谋划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新篇章,共同开启区域携手、区域协同的新征程。
东中西部五区携手构建大科学教育发展新格局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项目是教育部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自主申报、省级推荐、专家组审核等层层选拔,今年2月教育部确定了125个实验区,并以东中西部协同组形式开展实验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湖北省宜昌市、江西省芦溪县、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过五关斩六将后入围,并被同时列入第9协同组,成为了科学教育兄弟实验区。五区在现场签订了《协同建设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东、中、西部五区将通过加强合作,建立一套高效、协同的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机制,围绕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大科学教育发展新格局。同时通过落实协同建设举措,推动东中西部五区科学教育实验区在政策制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助力五区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科学教育强区建设。
打造“赛先生·STAR计划”
当日,华师大二附中前滩学校、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大学、中国商飞公司和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负责人,各自分享了各地在青少年科学教育所作出的探索,以及科学教育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上海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浦东新区多年来持续聚焦科学教育不断发力。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高国忠介绍浦东中小学科学教育情况及《浦东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方案》。浦东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积极构建全方位、一体化、开放型的科学教育体系,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厚植科学教育发展土壤,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他透露,浦东将以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浦东学子精心设计“赛先生·STAR计划”(科学启明星计划),从课程建设、教学变革、资源拓展等方面入手,持续提质区域科学教育。未来三至五年,浦东将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具有国内引领性、充分体现“科学教育加法”的科学教育体系,形成“创新引领、开放多元”的浦东特色科学教育模式。
科学教育,既要强化人才资源,也要强化主体和载体支撑。多年来,浦东新区一直致力于整合校内外资源,合力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与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紧密合作,推动了校内教育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
据了解,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岳建民,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中科大讲席教授、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量子科学中心副主任陆朝阳,中科院光机所研究员、博导向世清,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教授郑致刚,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导王天真,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白响恩,大国工匠、中国商飞公司周琦炜等10位代表被聘为浦东新区青少年科学教育专家。会上还为浦东三百多所中小学科学副校长的代表颁发了聘书。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