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看天吃饭”的产业应用,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伏羲气象大模型2.0

还记得去年复旦大学20年首次在户外举行开学典礼吗?其底气正来自“伏羲”气象大模型1.0预测那天上海不下雨。

6月3日,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面向产业应用的伏羲系列气象大模型2.0,其“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可提供更连续间隔1小时的预测结果,“次季节气候预测大模型”可提供60天时长的集合预测、单次预测推理时间小于10秒,“1公里高分辨率区域大模型”实现全国范围内5天1公里高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预报。

作为一家战略性新型研发机构,2023年9月成立的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聚焦科学智能前沿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以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为使命,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学智能前沿创新策源地。

“古代有草船借箭的故事,如今很多行业依然要看天吃饭,比如交通、农业、新能源、期货等行业,伏羲2.0应需而生。”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漆远说。

伏羲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提高了对降水和大风等极端值预报精度,超过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次季节气候预报是15-60天的气象预测,其预报难度大,被称为“可预报性沙漠”。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地球科学负责人李昊介绍,他们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研发了首个数据驱动的次季节气候大模型。此前,该模型于2020年中国暴雨梅雨季、2022年巴基斯坦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中都提前4周进行了精准预报,相较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模型分别提前3周和2周。

“相比数值模式的天气预报,由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计算效率更高,完成一次预测仅需几秒钟;成本也更低,算力消耗仅为数值模式的1/1000。”李昊说。

发布会上,为推动智能气象领域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伏羲2.0为核心的智能气象创新生态联盟宣告成立。

本文作者:黄海华

题图来源:黄海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