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学派30部代表影片、30位代表影人评选结果发布

6月20日,“上海电影学派30部代表影片、30位代表影人”评选活动在上海戏剧学院发布结果。参评的影片和影人横跨上海电影百年历程,以“上海出品”和“上海影人主创”为范围,以精彩表述上海城市精神和百姓生活为特点,包含故事片、戏曲片、动画片等多种创作类型。

入选的30部代表影片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创作,既有《渔光曲》《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乌鸦与麻雀》等经典影片,也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拍摄的影片《我这一辈子》《渡江侦察记》《祝福》《舞台姐妹》等,改革开放以来拍摄的《城南旧事》《人·鬼·情》《芙蓉镇》《庐山恋》《生死抉择》等优秀影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作为经典动画片、《红楼梦》作为优秀戏曲片也榜上有名。

“上海电影学派30部代表影片、30位代表影人”评选结果

作为上海电影创作的中流砥柱,30位代表影人的评选受到格外关注,入选者涵盖上海电影各个历史时期,他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创作出优秀影片和艺术形象而深受观众欢迎。著名导演谢晋这次入选的影片有《芙蓉镇》《舞台姐妹》,他成为众望所归的上海代表性影人。动画导演万籁鸣高票入选,他创作的美术片《大闹天宫》成为“中国动画学派”标志性作品。入选的30部代表影片和30位代表影人,与几代上海电影人共同创造了上海电影的辉煌历史,展现上海城市生活和时代风貌,形成上海电影独特的美学文脉和创作经验。

由上海社科基金“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专项课题“构建‘上海电影学派’话语体系”课题组、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联合主办的“上海电影学派30部代表影片、30位代表影人”评选活动于6月3日启动,邀请全国约300位知名电影学者和创作者、教育工作者,从上海百年电影史上中遴选出60部候选影片、60位候选影人,并向观众开放投票,共同评选出上海电影的30部代表影片与30位代表影人,至投票截止,共收到选票15000余张。

这是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响应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文化高地和中华文化重要窗口,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的号召,率先提出建构“上海电影学派”话语体系的主要活动之一。评选活动有助于上海电影的历史传承和新的创造,为“上海电影学派”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思想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繁荣上海电影奠定了美学基础和社会影响。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题图来源:赖鑫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