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后的周公馆重新对外开放,最大变化与周边街区有机融合

2024年7月23日,经修缮后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重新对外开放。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由旧址复原区、基本陈列展区、专题展区、开放花园组成。

基本陈列展区包括“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设立”、“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正义主张”、“团结各界人士、壮大爱国民主力量”、“中共代表团撤离上海”四个部分,系统展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思南路73号的花园内绿意盎然,充满生机,园里百年雪松巍然屹立,喷泉中的水柱蓬勃向上……经过精心修缮,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重新开放。

这幢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首次打破传统封闭模式,与周边街区有机融合,让公众能够“零距离”感受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馆内各场景将不再设置“一米线”,观众可以置身历史场景,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环境。

此次重新开放后,馆方以“生活化”、“零距离”为亮点,首次开放周公馆(思南路73号)楼前的花园,并与相邻的71号院中花园连通。还将延长开放时间,打造周边市民休闲散步、感悟红色文化的新打卡点。

周恩来同志办公室兼卧室。

馆内设置了AI体验点。

董必武同志办公室兼卧室。

据介绍,全新展陈新增实物展品30余件,共计展出文物、图片100余件,“周恩来国共和谈时期穿过的大衣”“带有董必武英文签名的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收据”“宋庆龄送给解放区救济总会上海办公处工作人员林仲的红绸缎被面”等珍贵文物首次展出。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本文作者:孟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