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美国国旗不用“中国制造”,要纯“美国货”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国会众院上周通过了“全美国国旗法案”(All-American Flag Act),预计美国总统拜登将于8月1日将法案签署成法。

该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必须采购在美国生产制造的美国国旗,以加强美国政府长期以来推行的“美国制造”。

本土材料、本土加工

根据“全美国国旗法案”,政府购买的美国国旗必须遵守两条“硬性”规定:一是国旗必须完全由美国制造的材料制作而成,二是国旗必须在美国国内制造加工。

目前,这条法案只差拜登的签名,即可成为法律。该法案的支持者表示,法案在上周四已被送至拜登手中,而他大概率会进行签署。

这条法案由缅因州共和党参议员苏珊·柯林斯和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跨党派联袂推出。

这两位来自不同党派的参议员几年来执着推动“美国国旗美国制造”。他们在2019年的新提案中强调了国旗要“100%纯美国制造”的概念。去年11月参议院通过后,该法案在众议院被搁置至今才通过。

当地媒体注意到,类似“美国国旗本土制造”的提案曾于2011年和2014年在参议院两次获得通过,但最后都在众议院停滞不前。

布朗表示此举是尊重美国国旗的意义,“在邮局、军事基地飘扬的美国国旗,以及那些悲惨地盖在运回多佛空军基地的棺材上的美国国旗,竟不是完全由美国工人制造的,这让我抓狂。”

柯林斯上周五强调美国国旗是“一个民族的身份、决心和价值观的象征”,因此联邦政府应该使用完全在美国生产的旗帜。

根据目前的法律,政府采购的美国旗帜需要有50%是美国制造。

但外界普遍认为,两人极力推动法案的背后是对美国制造业被“中国制造”包围的担忧。

根据联邦数据显示,美国每年从海外进口上千万面的美国旗帜,多数来自“中国制造”。2017年,美国全部进口约1000万面美国国旗,包括联邦政府采购以及各零售商品,其中99.5%来自中国。

“部分属于美国人的工作机会被转移到了海外,现在是时候拿回它们了。”布朗表示,新法案将支持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虽然数量不大,但它具有象征意义。”

强势推进“美国制造”

当“全美国国旗法案”支持者喊着“美国国旗美国制造”的口号时,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有美国网民提醒,要求政府采购美国制造国旗的同时,应考虑到“价格上涨和货源短缺”等问题,不应追求所谓的象征意义而忽略现实因素,在这种事情上花费精力。

还有网友留言,“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在发生,你却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幼稚的事情上。”

近年来,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美国制造”,大至电动汽车,小至木材砖头。

其中包括要求所有接受美国联邦政府补贴生产的电动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以及要求受政府补贴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所需的“油漆、砖头、木材”等一般建筑材料,也要使用“美国货”。

本月早些时候,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还提出让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建厂,否则将对每辆进口的中国汽车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随着政策推进,美国对本土制造业的扶持范围,已经由所谓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延伸到了基础制造业领域和一般工业产品。扶持手段也由贸易保护,拓展到了包括投资等在内的全产业链环节。

分析人士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升级版保护主义,是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概念的泛化,其目的是把产业和就业留在美国。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实施“美国制造”而产生的高昂成本、推高的通货膨胀压力都是潜在风险。

美国政府大力扶持本土制造业,短期内或许会给部分行业带来就业岗位和商机,增强所谓的“供应链安全”。但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美国制造业只能选择本土供货商,有可能使部分行业丧失创新动力,长远来看将导致社会经济效率的损失,对美国经济来说肯定是弊大于利。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徐晓语

题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