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遇袭身亡后,他留下的权力真空将由谁来填补目前仍是一个问号。
外界认为,在有生力量被以色列军事打击严重削弱的局面下,继任者的选择将关乎哈马斯这一组织的未来战略和发展方向。
谁是潜在人选?
从继任顺序来看,原本哈尼亚的副手、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可接班,但是他在今年1月死于以色列对黎巴嫩的空袭。
目前已有数名哈马斯实力人物进入视线。
首先是哈马斯政治局前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尔。
马沙尔拥有丰富的政治和外交经验,在哈尼亚2017年接任之前,他曾担任政治局领导人长达21年。
但是,由于在2011年中东变局中支持抗议活动,他与伊朗、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关系恶化。
据报道,当他2021年访问黎巴嫩时,真主党领导人拒绝与其会面。
不过,马沙尔与土耳其、卡塔尔的关系良好,被认为是一个较温和、不走极端的人。
在哈尼亚遇袭身亡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致电马沙尔表示哀悼,也凸显其影响力。
哈立德·马沙尔
其次是哈马斯另一名权势人物哈利勒·哈亚。
哈亚目前担任哈马斯加沙副主席,是加沙地带领导人辛瓦尔的副手,但与哈尼亚关系密切。
与哈尼亚一样,哈亚也来自加沙,后流亡国外。
他与哈马斯内部的军事领导人以及伊朗、卡塔尔、埃及、土耳其和黎巴嫩真主党都关系良好。
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哈亚的影响力迅速上升。此前,他领导了在开罗和多哈的停火谈判。哈尼亚遇袭身亡后,他也是第一个公开发表讲话的哈马斯高级别领导人,强调以色列将为其罪行付出沉重代价。
“他很像哈尼亚,既平衡又灵活,两边(哈马斯负责军事与政治的两派力量)都不认为他的领导有问题。”研究巴勒斯坦组织的专家哈尼·马斯里说。
哈利勒·哈亚
马斯里猜测,哈马斯领导层很可能会在马沙尔与哈亚之间作出选择,但“这并不容易”。
此外,哈马斯其他高级成员也可能是潜在人选。
一个是曾担任过马沙尔副手的穆萨·阿布·马尔祖克。他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视为该组织未来的关键人物。他还负责处理巴勒斯坦内部事务以及哈马斯与国外的联系。
穆萨·阿布·马尔祖克
另一个是被称为哈马斯“首席执行官”的扎希尔·贾巴林。
他管理着价值数亿美元的资产,还处理哈马斯与伊朗的金融关系。凭借这颗“金融头脑”,哈马斯在与以色列对抗时能获得必要资金。为此,贾巴林目前被视为哈马斯的核心人物。
扎希尔·贾巴林
此外,还有一个可能人选是尼扎尔·阿布·拉马丹,他与马沙尔关系密切,曾挑战过辛瓦尔在加沙的领导人职位。
需要选举产生
从程序来说,不管谁接替哈尼亚都需要经过选举。
哈尼亚生前领导的政治局是哈马斯的决策机构之一,主要负责政治事务,其领导人每4年由舒拉委员会选举一次。
“原本今年将举行选举,但因加沙冲突而被迫推迟。”马斯里说。
舒拉委员会是哈马斯最高决策机构,其成员来自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海外散居地和被囚禁者所在地区。
外界预计,哈马斯在卡塔尔为哈尼亚举行葬礼之后,舒拉委员会或许很快会就继任者问题召开会议。
马斯里说,正常情况下,在舒拉委员会召开会议之前,一般会提名一位获得各方认可的候选人,随后舒拉委员会举行正式选举。
然而,加沙冲突爆发以来,由于大多数舒拉委员会成员或已身亡或身在加沙,恐无法悉数召集,此次能否举行全体会议存在变数。
比如,哈马斯需要就人选一事征求其在加沙地带的领导人辛瓦尔的意见,但是后者生死不明。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巴以问题专家洛瓦特表示,谁将成为继任者并不取决于辛瓦尔一人,而需要由哈马斯的加沙领导层与国外领导层之间达成共识。
如果缺乏共识,作为哈马斯政治局总部所在地以及停火谈判关键调解方,卡塔尔可以在决定继任者方面扮演仲裁者的角色。
还有分析认为,哈马斯究竟是正式选出一名继任者还是仅仅任命一名过渡领导人,目前尚未可知。
并非“组织地震”?
有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局势下,哈马斯能否在短期内选出一个新的政治局领导人是一大挑战,内部各派力量会推举谁来做新的领导人存在不确定性。
但也有观点认为,哈尼亚遇刺对哈马斯来说并非一次“组织地震”。哈尼亚留下的权力真空并不严重,很容易被填补。历史表明,哈马斯创始人或领导人被暗杀后总会有继任者出现,而且该组织的生存、运转并不依赖于某个个人。
不过,无论谁接替哈尼亚出任哈马斯新的政治局领导人,都将面对极其严峻的局面。而新领导人的选择对于制定该组织的未来战略、指引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本轮巴以冲突持续至今,在以色列猛烈的军事打击下,哈马斯的有生力量已被削弱。如今,该组织的决策层需要作出艰难抉择:未来是转为游击队或地下组织继续武装抵抗,还是选择一个能够提供政治妥协方案的领导人——尽管从现阶段看,这是一个不太可能的选项。
洛瓦特认为,哈尼亚之死和停火谈判受挫很可能会加强哈马斯内部强硬派的力量,推动该组织进一步采取强硬策略,而不是外交和政治路线。
不过,在维持与地区盟友关系并争取后者支持方面,下一任政治局领导人仍需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廖勤
题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