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时代、艺术、人生,以版画的名义彼此相凝。2024年适逢浙江遂昌籍版画家、出版家杨可扬先生诞辰110周年,湖州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赵延年先生100周年诞辰,同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华诞。8月17日,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指导,浙江美术馆、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以及上海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联合主办,遂昌县博物馆和杨可扬纪念馆协办的杨可扬与赵延年纪念特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幕。
活动现场
杨可扬,浙江遂昌人,自1940年代起投身版画出版事业,1991年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赵延年,浙江湖州人,刻作手法多变,风格以雄强激扬著称,并致力于鲁迅题材创作,1991年与杨可扬同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为纪念两位卓越贡献的“木刻青年”,梳理对于新兴木刻艺术及其精神的认识,浙江美术馆与上海版画同人联合策划此次特展,期望通过“重返现场”,照见历史情境、精神纽带和人物弧光,且为当今沪杭之间的版画交流写下富有温度和质感的一笔。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共展出杨可扬与赵延年先生的90件艺术作品与136件文献资料。展览在系统展示历年代表性画作之外,专设“新艺为契”“召唤1949”“鲁迅像传”文献专题,视觉化彰显两位先生不同时期的轨迹交汇点。画作与文献虽各有侧重、选粹,亦是彼此交织、呼应的关系,从而有助于通过“版画作为媒体”“时代变革和身份转型”“精神偶像与文化记忆”等立体视角解读新兴木刻艺术。
“厚重而温柔的记忆;执着而开放的行动;沉默中呐喊的图像;自我与众生的命运”——本展以此四念为纬,以1940年代至21世纪初杨可扬、赵延年的创作历程为经,深度考察两者的交集往事,藉此呈现出版传播系统搭建、创制代表性画(如1961年赵作《鲁迅像》)、风格转型、集体记忆、文化象征等主题,既将之视为个人友谊和交流的见证,也力求豹窥20世纪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之视觉生产机制。
1948 年,杨可扬、赵延年、余白墅、邵克萍等刻制的 1949 年元旦贺年卡一组
《迎》 赵延年 套色木刻 1949 年 3 月
《召唤》 杨可扬 套色木刻 1949 年
此次特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举办,不仅是对两位艺术家的一次致敬,更是对沪杭两地版画交流的一次推动。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杨可扬与赵延年的艺术成就与人生经历,感受他们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力量。同时,也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区域版画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版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活动现场
开幕当天,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还举办了社会大美育课堂——“夏日印象”半岛首届版画艺术节。活动以“传承经典,创新未来”为宗旨,致力于传承优秀的版画传统,激发创新活力,为广大艺术家和爱好者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共同推动版画艺术的繁荣发展。上下午多场社会大美育课堂活动,涵盖平版版画和凹版版画的演示与体验,深受参与市民的喜爱。尤其是吸引青少年参与,为版画艺术培养未来的人才。正值新兴木刻运动93周年之际,艺术节携手社会大美育课堂,以艺术为纽带,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手段,使广大市民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美育资源。
本文作者:李君娜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