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小儿麻痹症博士的路上,脱口秀演员小佳一次次崩溃

“任何事,第一次都很难。第一次脱口秀,观众在审视你,因为你是陌生人,话剧也是这样。”8月31日至9月8日,话剧新人张佳鑫将在《生之代价》迎来舞台首秀,观众更熟悉他的身份是脱口秀演员小佳。“讲脱口秀4年,再演话剧,我心态不会那么慌、那么急,我知道怎么应对困难,改变它。”

8月31日至9月8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查文浩执导,魏春光、麦朵、张佳鑫、刘岩跨界联合主演的话剧《生之代价》将在茉莉花剧场首演。该剧英文原版《Cost of Living》由波兰裔美国剧作家马蒂娜·马朱克创作,2016年在美国威廉斯敦戏剧节首演,2017年登陆外百老汇,2018年一举拿下“普利策奖”戏剧奖、“露西尔·罗特尔奖”杰出戏剧奖、外百老汇杰出新剧奖提名等,2023年获“托尼奖”最佳戏剧奖提名。

2023年同年,中国香港引进制作该剧并将其译名为《我们所不知道的生活成本》,斩获第32届香港舞台剧奖多项大奖和提名。2024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引进并制作出品该剧中文版《生之代价》。

《生之代价》探讨两对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年失业的货车司机艾迪和因事故瘫痪的前妻阿妮,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年轻博士约翰和他的陪护者洁斯,阴差阳错交织在一起,努力生活着。

天天加码练习

“脱口秀中,我说话不清楚,是一种特色。在《生之代价》,约翰讲话非常有条理,有他的韵味,需要我把台词说得很清楚。查文浩导演天天说我咬字不准。”张佳鑫饰演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年轻博士约翰,排练之初,他屡屡崩溃。

张佳鑫西装革履,饰演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年轻博士约翰

“很多台词,我明明很努力在说,大家听不清,再说一次,还是听不清,导演要求再说一次。有些台词还不能慢慢说,比如吵架戏,我说得太慢,看不出约翰的怒气。应激反应的戏,需要我边喘气边说台词。”

每天回家,张佳鑫加码练习台词,“找各种绕口令练一练,尽量把语速调到最快。我得排练好多次,才能让大家听清我在说什么。”

都是讲话,话剧与脱口秀有着截然不同的工作节奏。“脱口秀内容固定,我一直讲一直打磨,话剧也是每天都在讲,但台词每天都在调整。”按照互联网流行的性格分类方法,喜欢计划、注重秩序、做事有条不紊的“J人”张佳鑫遭遇又一重“痛苦”,“我的条条框框比较强,每天重新接受新内容。真是巨大挑战。”

挑战还包括使用约翰的电动轮椅。张佳鑫没有用过轮椅,“电动轮椅调节有滞后性。最开始,我无法把轮椅固定在舞台上,真得自己体验,才能感同身受。如果电动轮椅有驾照,我停留在科目二阶段。”

人人都在审视我

出生时大脑缺氧造成神经系统疾病,给张佳鑫留下后遗症,现在的他走路仍会轻微摇晃。

在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约翰身上,张佳鑫有着普通演员难以企及的共鸣,“约翰活在孤独的环境里,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张佳鑫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我就是这样的人,提防别人,抵触别人。身体的问题,让我每天被无数眼睛盯着,那种感觉不太舒服。揣摩约翰心态时,我把孤僻时光的记忆调出来。”

上海是见证闽南人张佳鑫成长的城市。2020年张佳鑫还是一名新媒体运营,在公司年会时,他选择尝试脱口秀。

今年3月,张佳鑫带着首个个人专场“反正”开启全国巡演,截至6月上海站,完成29城46场演出。

脱口秀演员小佳 资料图片

“审视的眼光,相比过去更多,但更友善。以前大家不认识我,现在知道我讲脱口秀,看我的眼光变得不一样。脱口秀节目之后,我能明显感觉到,观众对我的要求,不再是会讲脱口秀就够了。他们评论我讲得好还是不好,把我当成一名普通演员,用很客观的标准来看。”

度过难熬的审视时光,张佳鑫选择苦中作乐,“在孤独而敏感的那段时期,我比约翰幸运,我有很多朋友。朋友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的世界稍微没那么孤独。”

他把《生之代价》比作苦瓜炒蛋,“约翰在轮椅上坐了那么多年,必然是苦的。但是如果一直苦,约翰肯定不能活那么久。他是博士,学识渊博又聪明,他知道怎么苦中作乐。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前只有这盘苦瓜炒蛋,就得吃下去。总会有人喜欢苦瓜炒蛋,觉得它很美味。”

张佳鑫给约翰加入喜剧元素,“他是个调皮的大男孩,古怪、聪明。我揣摩他的心态。我可能没有经历他的遭遇,我会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心情的事例,把它从记忆调出来,用同样的心情去演那场戏。”

在不舒适圈走下去

在导演查文浩看来,《生之代价》不仅关于身体残障,还是关于人彼此需要,探讨爱和生存性价比的作品,“故事中的角色是四个不同的边缘人,正常生活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此艰难。看似简单的日常琐碎中,他们的肉体和灵魂互相碰撞和撕扯。在看似嘲讽的调侃中,他们寻找来之不易的信任和理解,坦然地面对生命之‘重’,用尽全力地付出着生之代价。”

《生之代价》设有无障碍座位,邀请轮椅观众、听障观众共赏演出。9月2日手语场演出,现场会手语同步翻译,“欢迎(但不限于)轮椅观众、听障观众进入剧场同享演出。”

张佳鑫把自己的生活比作西红柿炒蛋,“没有苦瓜那么两极分化,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西红柿属于酸甜口,大家都能接受,百搭。我现在的生活也是百搭,可以演脱口秀,可以上节目,也可以演话剧。话剧和脱口秀结束,我可能再写点东西。”

《生之代价》的每天,张佳鑫感觉自己在重生,变成另一个人活下去,“脱口秀像在舒适圈,演话剧就是走出舒适圈。有时,所谓舒适圈就是当你在不舒适圈走了很久,然后变成舒适圈。我希望自己的舒适圈越扩越大,尽我的全力,让观众在茉莉花剧场看到不一样的小佳。”

《生之代价》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