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沪港两地合作又一重磅项目落地——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产教融合中心在徐汇滨江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揭牌,标志着港科大首个位于长三角的产学研基地落子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记者在揭牌仪式上获悉,港科大上海中心将与该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产学研据点形成互补。中心启用后,港科大将为修读指定两年制硕士课程的学生提供在上海修课一年的选择,并在港科大上海中心参与前沿研究、企业实习及创新创业等各类活动。
这一全新的学习路径,也映射了港科大上海中心承担的两大核心功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与“创新孵化产业加速”。中心还将与上海的高校、企业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和技术融合的国际化生态。
“未来曲线”彰显合作潜力
港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负责港科大上海中心的建设,他介绍,该中心采取“一中心、两基地”的协同发展模式。其中,“两基地”分别位于有着“垂直硅谷”之称的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西岸基地)以及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漕河泾开发区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北杨基地),二者形成“两翼协同”的发展格局。
具体来看,西岸基地主要聚焦产业生态培育、产业资源汇聚,集聚香港科技大学的生态企业、校友企业,构建创新高度、产业浓度和资本厚度叠加的多元、互联和互通的产业生态系统。
北杨基地将着力构筑产学研高地,充分发挥香港科技大学的教育资源、科研实力和产业资源优势,围绕重点产业、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培养紧缺领域人才、初创企业以及具备知识转移潜能的研究项目,通过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孵化器等两大功能,打造沪港产教研合作的标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均为 港科大上海中心
港科大上海中心之所以选择落地徐汇,与徐汇高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环境密不可分。
徐汇区是上海科技创新浓度最高的城区之一,辖区内集聚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等10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上海交大、复旦上医、创智学院等15所高等院校,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5件,居全市首位。同时,近年来徐汇区积极布局大模型、区块链、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初步形成“1中心+6街区+N孵化器”的科创体系,城区发展的“未来曲线”正逐步显现。
这其中,“1中心”所指代的徐汇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围绕成果供给、概念验证、创新孵化等五大服务功能,建设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目前已挖掘储备项目200余个,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和人才库;“6街区”即西岸大模型创新生态街区、环交大人工智能科创街区等徐汇规划建设的6个科创街区,打造从原创成果到产业化开发应用的完整创新生态;“N孵化器”即徐汇瞄准细分产业打造的多个高质量孵化器,目前在6大科创街区内已集聚19家,规划建设面积约14万平方米,已经投入运营的14家中有3家入选了市级高质量孵化器。
徐汇西岸
助力长三角与大湾区创新联动
香港科技大学是国际知名学府,素来以致力于推动创新教学、卓越研究和具有影响力的知识转移而闻名,注重为学生提供全面及跨学科教学。在《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50强中,港科大的“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科位列全球第10位。截至2024年11月,港科大毕业生及相关成员共创立超过1800家初创公司,其中包括了10家独角兽企业。
在此背景下,港科大上海中心的启用,将充分发挥该校在芯片、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学科方面的创新创业优势,对应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切实有效地推进沪港合作。
揭牌仪式现场,一系列合作帷幕已经拉开:港科大与申通地铁、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百度智能云等9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为港科大上海中心的师生提供场景及产业资源;云洲智能科技、纳德光学、天太机器人等12家企业入驻港科大上海中心;上海商飞、宝山钢铁、字节跳动等18家企业将提供实习机会。
港科大、徐汇区政府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还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将分别发挥“世界知名高校”“上海教育强区和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及“一流科创园区”的优势,强强联合做好产教融合“大文章”,书写沪港合作“新篇章”。
20余家上海知名科创企业也与港科大签署合作协议,涵盖信息科技、金融、生物医药、互联网、制造业、媒体及旅游业等领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以及上海科技大学则与港科大达成医学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据悉,港科大正积极筹建第三所医学院,与上述四所沪上顶尖高校在未来医学前沿研究、临床医学研究转化、培育面向未来的医学人才等方面形成合力。
长三角与大湾区的科创活力联动,也是此次港科大上海中心启用的看点之一。港科大校长叶玉如表示,港科大上海中心落成,标志着港科大与长三角将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并联同港科大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多个大湾区城市的科研基地布局,进一步完善“科大创新带”。据悉,港科大将设立长三角科创基金,为相关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援、设备共用、实验场地等服务,协助创新团队降低创业成本、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表示,香港与长三角之间的合作和发展空间广阔,港科大上海中心成立后,通过其平台效应,港科大将充分发挥在多个不同研究领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沪港两地在科创领域展开深度交流合作,“最终达成互利共赢。”
副市长解冬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
栏目主编:茅冠隽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舒抒
题图来源:港科大上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