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那点事儿|美国飞机最近怎么了?天天出意外

美国机场又出意外了!但在公众的感知中,却不觉得“意外”了。

因为自从春节假期以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起美国航空业的意外,而且情况五花八门、乱七八糟。

有多糟?请看举例说明,以下还仅是媒体报道出来的。

最新的一起,发生在2月5日(均为当地时间,以下同)的西雅图机场,一架滑行中的日本航空787-9客机,右机翼刮到了停着等候除冰的达美航空737的垂直尾翼。无人受伤。

2月2日,一架达美航空A330客机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机场起飞,当爬升至5000 英尺(1524米)左右时襟翼出现故障,只能紧急返航,超重着陆。无人受伤,但航班最终取消。

而前一日达美的一架A321从达拉斯飞往亚特兰大,起飞后不久驾驶舱意外冒烟,也是紧急返航。

2月2日,一架美联航A319客机在休斯顿机场起飞时,右侧发动机意外冒烟起火,机组果断中止起飞,机上104 名乘客和 5 名机组人员紧急撤离。

2月1日,在芝加哥机场,一辆美联航的飞机牵引车在试图穿过滑行道时与一架美国航空庞巴迪CRJ200的机翼相撞。事故导致飞机牵引车司机重伤。

1月31日傍晚,一架庞巴迪里尔55航空医疗救援机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起飞时坠入街区。机上6人全部遇难,还造成地面众多建筑损毁,1死19伤。这架飞机机龄高达43年。

2月3日,工作人员在美国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旁的波托马克河上打捞飞机残骸。( 新华社)

最严重的就是1月30日晚间在华盛顿里根机场,一架美航支线客机降落时和军方的一架在训练的黑鹰直升机相撞,两架飞机上67人全部遇难。此事气得特朗普也连声质问:塔台管制员在干什么?黑鹰的驾驶员在干什么?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以上一连串的事故,每天的表示口径基本就是:正在调查事故原因。

要调查的,可有点多。

此处还漏说一条美国军方F-35战机在阿拉斯加某基地坠毁的事故。这不归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调查。

在我看来,我可以总结3点。

第一, 客观上来说,美国的航空业非常发达,不仅是客运、货运,军用和通用航空都是。美国拥有的各型飞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小型飞机、私人飞机,也都是世界第一。量大了,发生故障的概率就相应要高。哪怕是1%的概率,在大基数面前,个案量就比较惊人。

前面事故清单中的达美航空、美联航、美国航空,是美国民航的“三大航”,机队规模都是1000架上下。清单中的几起机械故障,均得到处置,未造成伤亡和损失,但放在华盛顿撞机、费城坠机的持续舆论关注中,无形中被放大了负面效果。

第二, 美国飞机保有量大,其中相当一部分飞机年龄较大,保养和维修压力大,容易引发故障。这也好理解,人年纪大了,也容易这里不舒服那里犯点疼的。比如美联航的767机队,平均机龄达到了27年。A319机队是23.3年。达美航空的757和767机队也是27年。美航的777机队是20年。这几年,美国的“三大航”都在加大更新机队的力度。

第三, 美国的航空管理体系,更多追求效率,留的“犯错空间”比较小。举例:中国的航空管制,一般不会安排一架飞机在起飞时,另外一架同时在平行跑道降落。但美国的旧金山机场,两架飞机同时进近是“家常便饭”。美国许多大机场的起飞间隔也小很多。

这里并不是说,美国的体系是不科学的,只能说中国的体系更谨慎,以安全为最高原则,留足了“冗余空间”,牺牲掉部分的效率。美国的体系高速运作,要求每一环节都要按照“脚本”走,不能犯一点错。一旦有错,就是大祸。华盛顿机场的撞机事故,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中国的机场周边,绝对不会允许直升机飞行,飞得再低也不行,但美国的机场上空,观光的直升机甚至可以做悬停,让观光客随便拍照。

简单分析到这里,希望大家不用太恐惧“坐飞机”这件事,也不能跟着社交媒体的氛围走,“自己吓自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自己心安、平安的出行线路。比如不想坐太老旧的飞机,那可以借助航旅纵横、飞常准这样的APP进行事先查询。再比如出行前关注天气状况,若出发地或目的地机场有严重冰雪天气的,可以考虑延期出行或是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最后提醒一点:无论在哪国乘坐飞机,都要认真遵守当地的法规要求。比如在中国,飞机上不能使用充电宝,一定要照做。

祝各位旅途顺利。

一架小型飞机当地时间1月31日在费城一个建筑密集的社区坠毁并引发大火(新华社)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秦岭 沈阳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