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广东等地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用医保个人账户在药店买华为手表的经验 ,引发“医保账户能否买电子产品”的讨论。
被热议的华为手表是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名为“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有网友质疑,手表除测量血压、脉搏等医疗功能外,还有附加功能,价格不菲,为非医疗功能买单的部分,不该用医保账户支付。据悉,宁波医保局叫停这款手表的医保结算,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要理解这件事,得先了解医保账户。医保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个人缴纳的全部及企业缴纳的一部分进个人账户,其余进统筹账户,分别对应医保的个人自付和统筹报销。统筹报销是达到要求时,医院和社保部门直接结算,即便参保人未使用,这笔钱也不会退还,由政府统一管理,集采主要就是节约统筹账户资金。
个人自付费用可用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时需额外支付。若参保人未动用这笔钱,去世后法定继承人可继承 ,所以个人账户资金属个人财产,管理相对宽松,很多药店都能使用,进入支付目录也较容易,此前就有在药店买日用品的新闻。
医保个人账户旨在引导人们平时存钱,减轻生病时的支付负担。从广义看,若保健、运动产品能减少生病几率,“治未病”的消费似乎也值得鼓励。
不过当前各地执行标准不一,造成争议频发。我们是否可以期待医保账户管理创新,让华为手表这类服务医疗健康的科技产品进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地方还是要进一步明确准入政策,以公平的细则去平息争议,保障医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栏目主编:简工博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谢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