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助力中国AI审计本土化部署,但需警惕这些风险挑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月11日,上海市委审计委员会举行会议,强调加快审计工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和精准度。

2018年5月,在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科技强审作为审计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借助前沿技术提升审计效能,而人工智能(AI)技术与审计领域的深度融合,赋能科技强审新征程,推动审计工作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科技强审:新时代审计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全球审计行业正面临诸多困境。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审计对象日益复杂多元,传统审计模式依赖人工抽样与事后审查,在效率和深度方面存在显著短板,难以精准、全面地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无法满足新时代审计监督的高标准要求。

科技强审战略的提出,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推动审计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审计工作从 “手工作坊” 向 “智能工厂”的转型,完善现代化审计监督体系,实现审计工作的全方位升级。比如,从传统的抽样审计转变为全量详细审计,能拓宽审计覆盖范围,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潜在问题;从事后监督拓展至实时、动态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经济活动中的违规行为与风险点。

从国际上来看,一些国家已开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比如,2025年2月1日开始,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团队借助微软Azure云服务平台提供的人工智能软件,运用智能审计技术对美国联邦部门开支展开全面调查,借助AI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快速梳理海量财务数据,自动识别异常交易和潜在风险,精准定位可能存在的不合理开支。

从国内来看,国家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审计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为AI审计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各地纷纷推进审计大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了海量审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为审计领域AI算法的训练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比如,2025年2月,上海市政府进行上海数字化智能审计工程项目采购,旨在对审计数据中心、审计分析平台、审计内容综合管理平台与数据采集交换平台等子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满足信息技术创新要求。又如,武汉市审计局依托武汉智慧城市大脑大数据平台,利用AI大模型及数据挖掘技术拓展了“云端”审计应用场景。

发展之路:AI审计在中国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数字化浪潮推动AI审计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技术强势崛起,审计行业迎来了自主可控的本地化部署新机遇。本地化部署的审计大模型不仅能够保障数据主权与隐私安全,还可通过持续学习机制,动态优化本地知识库与风险识别模型,形成兼具通用性与定制化的审计能力。这一技术路径将助力中国在全球AI审计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为科技强审战略注入更强动能。

以地方财政审计为具体场景,将审计大模型与本地知识库深度融合,既紧密贴合行业规范与政策要求,又可以动态整合区域经济数据、政策文件以及历史案例,生成可信度极高的风险预警指标,有效规避了因数据孤岛或外部依赖造成的分析偏差,提升风险识别的精准度与针对性。

然而,在AI审计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风险挑战。数据质量作为AI审计的基石,直接决定了AI算法的准确性。一旦数据存在缺失、错误或不完整等问题,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将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审计人员的技术素养也成为制约AI审计全面推广的关键因素。AI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编程能力,而目前部分审计人员在新兴技术的掌握上存在不足,导致难以充分释放AI技术的强大优势。另外,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也给AI审计带来了潜在风险,诸如AI审计结果的法律效力、数据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亟待进一步完善。

破局之道:构建AI审计应用新生态

完善制度体系是AI审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需要加快制定AI审计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明确AI审计的法律地位和责任边界。同时,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确保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制度创新,为AI审计技术的应用营造良好环境。

技术创新是推动AI审计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开发适应中国审计实践的AI系统。多模态AI模型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审计的边界,通过融合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多维度数据,系统可对票据凭证、合同影像、监控视频等非结构化信息进行智能化解析与交叉验证。例如,在政府采购审计中,多模态模型可自动识别票据中的异常签章、比对合同条款与支付记录的一致性,甚至通过视频分析追踪物资流转路径,大幅提升复杂场景下的审计覆盖能力。

人才培养是AI审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审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又强化数字化技能的提升。建立AI审计人才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既懂审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通过人才培养,为AI审计的应用推广提供智力支持。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应抓住AI技术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科技强审战略,积极探索AI审计的应用模式和发展路径,在AI审计领域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提升我国审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长三角协同发展评估与研究中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本文作者:张高煜 沈印筱 方子莹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