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的结束,中国花滑选手在本届冬奥会上完成了在本届亚冬会上的所有比赛。
2月11日,中国组合任俊霏/邢珈宁(右)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赖向东 摄
任获得的冰舞银牌,成为中国队在亚冬会奖牌榜上的唯一收获。
在冬季运动会的赛场,花样滑冰一直都是中国队的保留强项,特别是双人滑,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隋文静 / 韩聪,每一个组合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存在,让中国队的双人滑项目长期在世锦赛、四大洲赛上保持领先的地位。每一届的亚冬会,也都是中国花滑选手集体绽放的舞台。
但是,时间来到2025年,在家门口作战的中国花滑队已经全然失去了“战斗力”,不仅男单女单鲜有出挑的新人涌现,连一向引以为傲的双人滑也遭遇了最差战绩。这不禁让人感叹:中国花样滑冰,还将沉寂多久?
亚冬会成米兰“摸底考”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来自哈尔滨的花滑双人滑组合隋文静 / 韩聪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了该届冬奥会的最后一枚金牌,为中国冰雪健儿在家门口的冬奥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北京冬奥会之后,隋文静/韩聪等知名选手淡出赛场,中国花滑队也迎来了一个培养新生代力量的周期,本届亚冬会,也成了米兰冬奥会前一个重要的锻炼机会。
作为冬季运动中职业化程度最高的项目之一,花样滑冰历来都是最吸引观众目光的冰雪项目。这一点从本届亚冬会门票销售开始后短短几分钟,花滑项目门票就被抢购一空就可见一斑。每一场的花滑比赛,也都是热闹非凡,高朋满座。
2月11日,中国选手戴大卫在比赛中。
但本土作战的中国花滑队,在哈尔滨的竞争力并不足:随着韩聪的退役和金博洋的因伤缺席,中国花样滑冰队如今已经没有了世界级顶尖选手的加持,这不仅让队伍的核心竞争力略显不足,也让队中的星光略显黯淡。
年轻选手仍需国际大赛打磨
本届亚冬会,中国队派出了男单戴大卫、陈昱东,女单安香怡、朱易,双人滑王瑀晨/朱磊,冰舞任俊霏/邢珈宁、肖紫兮/何凌昊的阵容参赛。
男单的戴大卫和陈昱东在全国赛场上的表现十分亮眼,但在国际赛场,两人却始终没能用太出色的表现在裁判面前证明自己。最终,两人分别获得总成绩第四名和第七名。8年前的札幌,金博洋和闫涵摘得银牌和铜牌,8年后的哈尔滨,两位年轻的选手,还需更多的时间和大赛经验来打磨自己。
朱易在比赛中 。海沙尔 摄
女单项目上,年少成名的安香怡将和朱易搭档作战。虽然曾在青年组比赛里大放异彩,但安香怡受身体发育的影响,始终没能恢复到自己的巅峰状态。而因为受网络暴力的影响,朱易最近的状态出现了明显的起伏。最终,两人分别位列女单第六和第五名。
在亚冬会的比赛中,朱易以稳健的发挥,取得短节目职业生涯最高得分。虽然在自由滑中脚下踩点失误有一次跳空,但她已经找到了努力方向。“接下来我的训练方向,就是提升自己的滑行速度。”朱易说。
双人滑人才断档期待未来
说起中国的双人滑,那有一长串的“成绩单”:中国包揽了从1996年第三届到2017年第八届全部6枚金牌。上一届札幌,中国拿下了双人滑的冠亚军,依然牢牢占据着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优势。
但在哈尔滨,中国组合王瑀晨/朱磊在六对双人滑参赛组合中排名第五,创造历史最差战绩,也是中国双人滑参加亚冬会39年以来历史最差战绩。同时,这也是中国双人滑首次在亚冬会无缘奖牌。
北京冬奥会之后,双人滑却鲜有新人冒出:隋文静/韩聪、彭程/金杨等老队员陆续淡出冰场。彭程上赛季曾短暂和王磊搭档,但本赛季两人一直处于调整状态,北京冬奥会冠军隋文静近期找了一个新搭档进行训练,但还无法确定复出的时间。
此外,这几年国内赛事体系不完整,导致双人滑从青年组到成年组人员流失。国家队领队姚佳坦言,中国队目前的情况是“青黄不接”,确实没有很突出的双人滑组合。但让人欣喜的是,中国几对年轻的选手在2024赛季的青年大奖赛上每一站都有奖牌入账。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中国花滑仍然值得期许。
(本报哈尔滨2月13日专电)
栏目主编:陈华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龚洁芸
题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