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16日闭幕。与会中国专家学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慕安会讨论了世界面临的众多新不确定性,中国向世界传递了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推动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的决心。
会前发布的《202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主题为“多极化”。报告在关于美国的部分指出,特朗普政府许诺采取更有选择性的、往往是单边的政策参与国际事务,服务狭义的美国利益。其考虑以强制手段吞并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和加拿大,表明美国不会受制于关键的国际准则。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说,本届慕安会最受关注的就是特朗普政府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而特朗普政府此前的种种表态和做法体现了美国对国际秩序的不尊重、对既有国际体系的破坏。
报告说,特朗普政府对联合国机构、气候变化问题的冷漠,将对全球南方国家产生负面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退出世界卫生组织不仅削弱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还削减了多边合作的动力,加剧了国际秩序的碎片化,加速世界向更加无序的格局演变。
美国副总统万斯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批评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民主、移民等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德国总理朔尔茨15日说,万斯发表言论支持德国选择党“不恰当”,外部干预德国政治“不合适”;法国外长巴罗15日说,欧洲不接受外部强加的模式。
王俊生说,万斯讲话采用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破坏了国与国平等交往的原则,对德国内政赤裸裸的干涉更是侵犯他国主权,是可能引发外交紧张的单边主义行为。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说,万斯的发言只字不提俄乌冲突、关税等问题,无视欧洲和世界各国的关切,欧洲官员和学者对此表现出很大失望。
王俊生说,俄乌冲突仍然是本届慕安会最重要的议题,虽然特朗普政府在积极推动谈判结束俄乌冲突,但欧洲普遍担心美国方案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够实现持久和平,还是只是单纯为了服务美国的利益。
针对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的做法,王义桅表示,这破坏了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世贸组织规则,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扰乱全球供应链,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4日在慕安会“中国专场”发表题为《坚定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的致辞,阐述中方对世界多极化的四点看法,即倡导平等相待、尊重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共赢。中国专家表示,致辞回应了各方关切,为当今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最大的确定性。中方推动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的主张在多场活动上被广泛讨论,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赏。
新闻链接:第61届慕安会闭幕 安全议题继续受关注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2月16日电(记者邰思聪 车云龙)为期3天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16日闭幕。会议期间,各方围绕欧洲安全、俄乌冲突、中东和平等全球安全议题进行了讨论。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与会各方仍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安全议题仍将持续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会议前,最受关注话题之一是俄乌冲突的解决前景。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特朗普随后表示,美俄双方同意就结束俄乌冲突进行“紧密合作”,并派遣各自团队“立即开始谈判”。美俄可能举行单独谈判,令欧洲担忧自己被排除在乌克兰和平进程之外,这一动向在会议期间被欧洲各方“口诛笔伐”。
会议期间,最令许多与会方震惊的,是美国副总统万斯抨击欧洲民主、移民等问题的言论,称欧洲的“最大威胁来自欧洲内部”,公开质疑当前欧洲价值观是否值得美国捍卫。万斯的言论随后遭到欧洲各国政要谴责。一些与会者认为,美国政府更迭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剧美欧关系的破裂,跨大西洋鸿沟正在加深,美欧双方在社会价值观和民主本质的更深层次分歧严重。
慕安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慕安会闭幕式上表示,万斯发表讲话后,“我们不得不担心我们的共同价值基础不再稳固。我非常感谢所有站出来重申他们所捍卫的价值观和原则的欧洲政治家们。”同时,他还表示,慕安会传递的信息很明确,“欧洲不是可有可无的”。“我坚信,这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需要以《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为基础的规范和原则。让我们继续坚持这些价值观。”他说。
此外,本届会议还围绕阿富汗、苏丹等地的安全形势,以及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粮食安全、能源等领域话题展开讨论。
慕安会创始于1963年,前身是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重点议题的“国际防务大会”,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之一。
栏目主编:秦红/顾万全/张武/赵翰露/孙欣祺/周春晟
文字编辑:笪曦
本文作者:新华社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