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了,好产品肯定赚钱!”文旅部部长点名《哪吒2》

3月11日下午闭幕会后,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等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

有记者提问,过去一年,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旅游热情高涨,文旅消费火热,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于文旅热的感受有“温差”,有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地区也反映面上很热但盈利没有那么多,有的企业反映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孙业礼表示,去年文旅业延续了火热发展的势头。从数据上看,在文化方面,规模以上的文化以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在文化旅游部门审批备案的经营主体有31万家,同比增长约4.7%,发展势头强劲。在旅游方面,去年国内旅游规模达到56亿人次,同比增长近15%,国内旅游花费5.7万亿,同比增长超过17%。入境旅游人数1.32亿,这些游客在国内花费也超过900亿美元,接近1000亿美元。

孙业礼表示,文旅的热度不一定看数字,每个人也都有体感。“去年一到小长假,那些著名的旅游景区,几乎所有人都在喊‘我们这个地方来了好像1亿人’,这也是对这种热度的体感。”他介绍,去年著名的旅游景点、博物馆、大型演唱会都是一票难求。原来比较“冷”的文化夜校、老年夜校也都一座难约。整个文旅业“人财两旺”,既增收又增利。

孙业礼介绍,从盈利情况看,去年规模以上的文化及相关的产业实现利润约1.3万亿元,利润率超9%,这个利润相当不错。 A级旅游景区的门票收入、度假区接待收入、旅行社营业收入增长的幅度都在10%以上,整个文旅行业的盈利情况还是不错的。

孙业礼也坦言,也有记者所提到的情况,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文旅热的期待不一样,有的企业也还有经营困难的情况,文旅部门对此也做了分析。在他看来,面上来说,我们国家有这么大市场,经营主体这么多,每个行业每年总有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等原因盈利不佳,甚至退出市场。但对于文化和旅游行业来说又有不同,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文旅消费的升级导致的市场分化。

孙业礼解释道,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升级。过去消费的是食物,现在主要消费的是服务,过去看重产品的实用价值,现在更看重产品内在的文化品质和情绪价值。“如果说过去是为了需要买单,那么现在主要是为心情买单。我花钱不只是因为我有需要,更主要是因为我高兴、我热爱。这是一个变化。”

孙业礼指出,从市场表现来看,凡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的情况,不断推出新产品、新设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企业,盈利情况就会好一些。比如国家博物馆去年推出一款新设计的“凤冠”冰箱贴,因为设计很好,一推出就成为爆款。“很多人非常喜欢,一大早就到国博门口排队,就为了买冰箱贴。因为当时也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每天生产量有限,大家排队经常买不到,买到的就在网上‘炫’,买不到就觉得很遗憾。半年下来这款冰箱贴已经卖了80多万个。”他指出,有好的产品不愁没消费,不愁没钱赚。

孙业礼介绍,在旅游方面,有的地方还在为多吸引游客在当地多住一夜犯愁,云南已经开始培育旅居云南的项目,这不是简单想着吸引游客在这多住一夜,而是要多过一月、多过一季甚至多过几年。据当地反映,去年旅居云南的人数达到389万,平均旅居天数80天,将近400万人、80天的旅居消费保守估计有四五百亿,有力带动地方消费。“所以有好的项目、好的业态,也是不愁没有效果,不愁赚不到钱的。”

他还提到,现在还有一些文化旅游与科技结合推出的新产品,比如一些城市推出的沉浸式体验、沉浸式演出,投入并不多,但票价很高、很受欢迎,也很赚钱,一年能演出几百场甚至上千场。“动漫电影不用说了,今年的《哪吒2》现在票房收入已经接近150亿元,所以有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好的项目、好的设计,肯定可以赚钱。”他表示,相反地,如果跟不上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不能主动推出优质产品,不能提高服务质量,产品没有卖点,老百姓就不买单、不买账。

孙业礼表示,文旅业的“温差”实际上也是一种压力,倒逼文化和旅游企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的情况,也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推动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大家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原标题:“不用说了,好产品肯定赚钱!”文旅部部长点名《哪吒2》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吴頔 刘雪妍 肖彤 顾杰 曹飞 周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