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兰特航空创始人董明:早日让城市“飞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年1月,南航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VE25-100型号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首批确认订单,这也成为中国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首批确认订单。

截至目前,沃兰特航空首款产品VE25-100型eVTOL已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 860余架、意向订单金额 220亿元,成为行业最被认可的客运eVTOL机型。与此同时,沃兰特航空也受到了投资机构的追捧,去年一年就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10亿元。

“eVTOL赛道,是中国航空百年以来最大的一个机遇。”沃兰特航空创始人兼CEO董明立志,要把沃兰特航空打造成第二个航空百年里最有价值的企业,代表上海、代表中国参与这一轮国际低空经济的科技创新之争,希望早日让“打飞的”和打的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何以成为投资界“宠儿”?

2021年6月,作为一名有着20年从业经验的航空系统专家,董明决定选择在eVTOL赛道创业,并把公司设立在上海。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董总的电话,说他创业了,问我要不要加入。”回忆创业之初,沃兰特航空合伙人兼CHO栾健春告诉记者,当时,自己虽然有点吃惊,毕竟,在航空领域创业,以前是不可能的,而且还是做eVTOL整机研发,更是难以想象,但基于与董明多次合作、多年共事,对其在专业技术和商业判断上的信任,她当即表示,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决定一起创业,参加一个划时代的项目。

专业性是行业人士看好董明的首要因素。他先后就职于中航工业、通用电气、罗克韦尔柯林斯、昂际航电等中外知名航空企业,拥有丰富的型号经验以及飞机、系统研制经验。他全程参与了ARJ21、C919项目的开发研制工作,与团队共同攻关了数百项关键技术,主要负责航电和自动飞行部分,也深度参与CR929等重大型号研制工作。“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有大部头的书籍,都是与飞机相关的,他一直在翻,上面都是他的备注,他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令人佩服。”栾健春说。

2016年,美国提出了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车计划,掀起了eVTOL在全球范围内的浪潮。董明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发出的信号,认为中国也已具备eVTOL产业发展条件,决定自主创业。基于久居上海的深厚情谊,以及金融中心地位、大量民航人才聚集、拥有民航华东局等突出优势,他将沃兰特航空设立在了上海。

当时,整个团队只有2个人,但他们怀揣着梦想,开始了从0到1的探索。“我们最初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造出一架能够改变未来出行方式的电动垂直起降飞机。”沃兰特航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后专注于产品研发,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缩比机的试飞,为后续的1:1验证机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沃兰特的核心团队来自中国商飞、GE、霍尼韦尔等全球一流航空企业,拥有丰富的民航飞机研发、适航审定和商业化经验。

沃兰特首款产品是VE25-100 型eVTOL ,采用复合翼架构,起飞重量2.5 吨,巡航速度235km/h,里程可达200km—400km,可搭载1 名驾驶员和5 名乘客,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起飞重量最大且客舱最宽阔的载人eVTOL。

2021年6月才成立的沃兰特,在2022年8月就下线了全尺寸验证机VE25X1,并且于2023年1月成功首飞,这在国内外都是非常惊人的速度。2023 年9 月,VE25-100 型客运eVTOL 型号合格证申请受理,成为中国民航局华东地区管理局受理的首个客运载人eVTOL项目。

沃兰特航空的专业和效率,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和青睐。2024年12月末,公司完成Pre-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成为2024年3月以来的第六轮融资,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5亿美元。“80%的头部客户选择了我们,和同行相比,我们拿到了尽可能多的资金,将加速VE25-100型号的适航取证工作与商业化应用。”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靠什么走出“至暗时刻”?

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由于带来了十倍级安全、效率、成本的变化,是低空经济领域最前沿、也最富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已经被视为“解锁低空经济最大增量中的关键变量”。

如今被称为上海eVTOL“五小龙”之一的沃兰特航空,用不到4年时间实现了从2人的初创团队到100多人规模化企业的蜕变,也是全球范围内从公司设立到实现缩比验证机首飞到1:1验证机试飞成功到召开合格审定审查会用时最短的企业之一。这样的发展态势,让沃兰特航空受到了广泛关注。

但创业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创业四年多来,我们经历过重重挑战,还有过一段不短的至暗时刻。最困难时,一年有三个月账上的钱只够发工资,发完工资就破产了。”董明说,沃兰特能走到今天,除了靠专业性,还有重要一点,那就是坚韧性,“我们的第一个投资人对我说过,没有一家伟大企业是一帆风顺的,它至少有过三次生死时刻……作为一个有坚韧能力的有机体,我们面对考验,坚守初心,毫不动摇,终于走了出来”。

经历过重大挑战的董明,更加坚定了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高等级载人eVTOL的决心。沃兰特航空系统工程四性负责人金君,曾与董明在一家知名航空公司共事多年,得知后者决定创业时,他毫不犹豫加入进来,“董明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低空经济的一条路径”。创业以来,哪怕遇到再大困难,董明都能用他的技术研究和深刻见解,说服大家一起坚持下去。

2024年,行业利好政策不断发布,沃兰特航空也因“安全、皮实、好用”的清晰产品定义、三年间持之以恒的技术攻坚与积累、领先的商业化进展,成为炙手可热的低空经济头部企业。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首次参展的沃兰特航空大放异彩。现场,沃兰特航空首款机型VE25-100的全真1:1机舱可谓展馆的“明星”,宽阔的客舱空间,舒适的座椅体验,先进的航电与飞控系统,引来无数围观者。其间,沃兰特航空还与南航通航、金鹿公务、中国通航、中国飞龙新签VE25-100意向订单超165架,订单金额逾35亿元。

截至目前,沃兰特VE25-100型eVTOL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超860架、意向订单金额逾220亿元,完整覆盖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货运、应急救援、城市出行等六大类eVTOL应用全场景。

心怀使命,“换道超车”

董明从小就有一个“航空梦”。他的父亲是一位研制水上轰炸机的工程师,“不知是否受家庭影响的缘故,我对飞机有着莫名的喜爱和亲切感,甚至能感受到飞机的情绪和个性特点”。从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董明便进入航空领域,迄今已深耕行业超过25年。

董明认为,eVTOL这一轮技术演进,是世界航空领域罕见的历史性变革。其便捷性、经济性、安全性,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提升。“对中国民用航空来说,这也是难得一见的机遇,可以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在第二个航空百年实现换道超车。而且,中国在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的融合优势,更带来了眼下国内发展eVTOL的最佳窗口期。”

“今年,我们将推进VE25-100型号eVTOL的研制及适航审定工作,争取实现首款产品机AC101下线及首飞,并实现真人飞行员试飞。”黄小飞说,公司正在加速推进商业化落地,目前AC101正在接受民航局的审核,并计划在未来进行公众飞行演示,让更多人亲身体验未来空中出行的魅力。

当前,沃兰特正在加大全国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场景的科学布局,比如在四川自贡设制造基地,在深圳、江苏宜兴等地设运营中心。2023年11月,自贡市着力引进沃兰特eVTOL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项目总体占地100亩,总投资规模20亿元,建成达产后年交付飞机300架,年产值约75亿元。

目前,一些航校也正和沃兰特航空合作培养飞行员,届时将成建制交付。据预测,到2027年至2028年,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将在30至50个城市实现商业化运营,以深圳为例,预计到2030年,该市将建成1200个起降点,市民可以在15至20分钟内到达最近的起降点,享受像公交车一样便捷的空中出行服务。

对于沃兰特航空来说,“聚焦造好一架飞机,适当参与产业链上下游”是当前的主要目标。公司正着力营造新通航生态,公司周边凝聚了航空公司、维修单位、基建单位、租赁公司等一批航空重要参与者,形成了覆盖整个航空产业链的生态。黄小飞表示,目前公司还处在投入阶段,预计2027年将实现盈利,到那个时候,电动垂直起降飞机也将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飞的”将和打的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原标题:沃兰特航空创始人董明:早日让城市“飞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黄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