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开新视窗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提振消费,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两会后公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近年来,新型消费业态、消费场景开始涌现,极大丰富了消费内容,提升了消费体验,拓宽了消费边界。以个性化、智能化、健康化和绿色化为特质的新型消费方式,不仅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更加着眼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迈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开了新的视窗。

新型消费顺应发展型、品质型、享受型消费新趋向

从2020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等发文,明确提出并详细部署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技术变革催生消费变迁,相对于传统消费方式,新型消费得益于数字技术、生态观念和生活理念在全社会的巨大转变,主要包含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低空消费等。新型消费释放了多样化、差异化的消费潜力,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催生了产销双向升级、供需深度融合的消费业态,开辟了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新型消费之“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形态和新品质上。新型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依托新技术、搭建新场景、提供新理念,这不仅意味着消费手段的升级换代,更意味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方式已经发生系统性变革,也将重塑消费市场格局。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方式也随之变化,发展型、品质型和享受型消费代表了未来新趋向。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展现出巨大潜力,线上线下融合、个性化、社交化的新型消费方式也在提升消费体验和消费满意度上体现出更多优势。直播、探店等营销促销方式,虚拟上装、云游博物馆等拓展了新的消费空间,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产品等这些“含绿量”高的消费品受到更多人的追捧。

新型消费增加了精神文化产品的优质供给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要有充足的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型消费为创造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了良好契机。以消费为突破口,提供更多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消费产品、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丰盈,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向上”“向善”“向美”求索的必然前提。

在新一轮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新型消费孕育出的新的消费方式,大多在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优质供给上做足了文章。数字化的消费场景和智能化的消费体验,再加上线上线下高效融合带动,新的消费业态也突破了既有模式和框架,让人的精神享受获得多重满足。例如,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让山西多处旅游景点破圈,“线上电竞+线下文旅”的数字文旅新模式成为消费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不能曲高和寡,需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人民的口碑。而新型消费通过消费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优化创新,更容易打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空间。

新型消费带动起来的很多出圈、出彩的文化艺术项目,将交互艺术、数字国潮深度融合起来,打造沉浸式的新消费场景,推动发展首店、首秀、首展等为主的首发经济,更是创造了充满趣味性、品位性和文化性的消费业态。比如,一些餐厅除了让顾客可以享受到美食之外,还利用乐舞演绎、光影艺术等打造中国传统宴饮场景,吸引人们纷纷驻足打卡。

新型消费更关照人民精神生活的普遍提升

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和整体改善之后,消费与生活品质,特别是与精神生活品质的关联度就会大大提高。精神消费层次的提升,意味着消费的层级、质量和类型不能简单局限于传统消费领域,注重消费品质的新型消费应运而生。

新型消费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关照人民的精神交往拓展了空间。新型消费的社交化购物新体验,更注重人与人的情感链接、价值认同和精神慰藉。与传统消费比较重视“性价比”不同,新型消费更关注“情价比”。尤其是作为消费市场新生力量的数字原住民“Z世代”,他们更愿意为能够提供即时情绪满足的商品买单,也就是“情绪消费”“悦己消费”“IP消费”。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虚拟礼物、游戏道具就属于这一类。而眼下流行的“谷子经济”,不仅产生了众多消费新品,也成为新的投资风向。新型消费不仅吸引年轻人,而且具备老少咸宜的消费元素,如冰雪经济、创意经济、银发经济等,引来不同兴趣圈层消费群体内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展开多元互动。

新型消费为人民共创共享美好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舞台。数字消费以城乡融合发展不断缩小“数字鸿沟”为有利条件,积极适应并优化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表达出来,把社会的真善美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呈现出来。有了健康理性的精神文化消费,才能进一步引导人民凝聚价值共识、汇聚精神力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消费方式进行系统性变革。培育新型消费正当其时,有利于为人民精神生活积聚正能量、提供新营养,使之展现出新风采。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原标题:《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开新视窗》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本文作者:赵恩国 杨恩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