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2025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多个项目落地上海,其中,产业关联度较高、能级较高项目21个,包括制造业13个,服务业8个。
“上海在高温超导产业布局上,极有战略眼光。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核聚变和电力两大方向,都有成果落地。上海有全球运行时间最长的超导电缆应用项目,并在打造核聚变未来产业,上海超导是这些未来产业的材料底座。”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韬介绍,当前全球核聚变研发热潮兴起,对高温超导带材需求大增,然而全球有效供给不足。“上海早在2011年就开始布局这一未来产业,现在回过头来,这是一大创举。当时高温超导材料从制备到应用都不完善,某种程度上它只是正在科研阶段的产品,但上海已经做了前瞻布局,非常了不起。”他介绍,在多方政策的助力下,上海超导在产业爆发前夜,就已经解决了装备自主的核心问题,实现了高品质产品的批量供货。
目前,上海超导已经为落户在上海临港的核聚变商业公司能量奇点的两台托卡马克装置提供了数百公里的高温超导带材,也为全球核心聚变研发机构和公司提供了大量优质产品,助力核聚变产业的高速推进。
在今天举行的投促大会上,浦东新区与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上海超导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该项目计划建设全球首个大工业化级别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研发基地,承担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功能,以及产品研发、产线研发、应用研发等功能,总计形成不低于15000公里年产能,占据全球细分领域绝对领先地位。“目前,全球单个公司年最高产能为2000公里,我们扩产的步伐是很大的,力争在18个月以内,我们新建项目的第一根带材就能出货,并加速在3年内达到1.5万公里年产能,实现50亿元的产值。”
在本次落地的制造业项目中,主要聚焦先进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领域。比如,在集成电路领域,浦东新区与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伟测科技上海总部基地项目,扩展高端芯片产线,建立研发中心,预计年测试80万片晶圆、测试20亿颗芯片。
在高端装备领域,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宝山区,计划投资15亿元,培育打造世界级工业母机集群;格思航天二期工厂项目落地松江区,计划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拥有一条吨级卫星脉动生产线,生产节拍达到1天/颗;中远海运30万吨级浮船坞新建及工厂生产力提升项目落地长兴岛,计划投资7亿元,助力豪华游轮维保等产业链优化;倍豪长兴舰船特种电力推进系统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落地崇明区,项目预计总投资5.6亿元,计划建设极地破冰与敞水两型的高性能大功率吊舱推进器及舵桨推进器和浸没式喷射推进器等舰船推进系统顶级生产工厂。
原标题:《瞄准高端产业布局,21个高能级项目落地上海》
栏目编辑:张钰芸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叶薇
题图来源:陈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