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

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如果都在同一个赛道,怎么比?4月15日上午,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分类评价中国1000多所本科层次高校,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确保不同类型高校的“赛道”公平性,高校被划分为综合性大学、8类单科性大学、4类非公办大学,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中采用392项指标变量分别排名。

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服务国家是其排名指标体系的两个最重要特点。今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居主榜——综合性大学排名三甲。北京协和医学院拔得医药类大学头筹,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大学中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名列财经类大学首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摘得语言类大学桂冠,中国政法大学荣登政法类大学榜首,中央民族大学位列民族类大学第一,上海体育大学领跑体育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夺得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首位。

从地域看,包括两个“单项冠军”在内,上海共有30所高校登上全国公办总榜。其中,沪上12所高校位列总榜百强,百强高校数仅次于北京和江苏,展现了高教领先地位。

排名中,“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保持优势,全国百强高校中有91所为“双一流”高校。主榜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处于全国前5名之列,双双领跑上海高校。其后,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武汉大学(第八)、华中科技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在上海,同济大学(第18名)和华东师范大学(第30名)稳居全国30强;上海科技大学(第41名)、华东理工大学(第44名)继续保持全国前50强行列;此外,上海大学和东华大学分别排名全国第61名、第74名。

单科性大学排名方面,上海的“双一流”高校表现也可圈可点。除了上财大、上体大两校分列财经类大学、体育类大学头名,上海还有4个单项亚军。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此次新增的中医药大学排名中摘得第2名,上海外国语大学则在语言类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2名。

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中,9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实力跻身百强,其中包括浙江工业大学(62名)、深圳大学(68名)、江苏大学(82名)、福建师范大学(87名)、扬州大学(91名)等。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在政法类大学排名中取得第2名的佳绩。

2025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的对象有8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是前三名。其中,上海纽约大学还跻身公办总榜百强,位列全国第73名。

而民办高校总榜中,上海有3所高校上榜,分别为上海建桥学院(第15名)、上海杉达学院(民办财经类第5名)、上海立达学院(第91名)。

近年来,上海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全面深化部市合作高等教育领域“两个先行先试”,推动更多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国内一流前列。《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年)》,共同推进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高质量落地,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上海力量。

【新闻链接】

单科性大学三甲名单

(医药类、中医类、财经类、语言类、政法类、民族类、体育类)

2025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59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位列前三。

2025软科中国中医药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25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位列前三。

2025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53所,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位列前三。

2025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5所,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位列前三。

2025软科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34所,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位列前三。

2025软科中国民族类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4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位列前三。

2025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5所,上海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位列前三。

原标题:《从综合到单科,9类大学怎么分类排名?全国百强榜,上海12校,单项冠军两个》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