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复旦留学生积极理解中方立场

4月初,美国政府悍然向全球发起关税大战。其中,亚洲地区因是其长期以来贸易伙伴而成为重灾区,亚洲国家纷纷发布了应对性举措。而在复旦大学,60位亚洲地区的留学生们通过课堂讨论、课外调研和撰写专题分析报告,积极支持中方正义立场,剖析关税壁垒设置的危害效果,并就本国经济发展和自身前景进行探索。

4月13日,2025年上海高校留学生就业展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

森川依奈(日本)

美国关税施压下的日本对策与出路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对日本商品征收高达24%的关税,汽车行业更是面临25%的惩罚性税率。这一举措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日本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此次却未能幸免高关税的冲击。日本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缺乏透明度和可预测性,严重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日本自民党政策调查会会长表示,日本应当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提出美国关税问题,并强调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4月14日,日本首相明确表示不以妥协来达成所谓和解协议

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日本政府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首先,日本寻求在即将举行的日美双边贸易谈判中争取关税豁免,同时美国则要求日本在农产品和液化天然气方面作出让步。其次,日本政府明确表示,不会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谈判筹码,以避免扰乱金融市场。此外,日本还面临汇率问题的挑战。由于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而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30年低点。美国方面可能要求日本干预日元汇率,以缓解贸易不平衡问题。

从长期来看,日本需要在坚持自由贸易原则的同时,积极寻求多边合作,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加强与东盟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助于提升日本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总之,美国对日本实施高关税的举措,对日本经济构成了严峻挑战。日本政府需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推动全球贸易的稳定与繁荣。唯有以长远目光制定综合战略,才能在关税大战中化挑战为机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德本美月(日本)

留学生如何看待中日未来

最近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很多人都震惊了。作为一个日本人,我虽然没有直接从事汽车行业,但还是感觉到这件事情对整个日本经济的冲击很大。原本这类经济政策离我们这些留学生还很远,可仔细一想,其实自己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我家没有在汽车产业里做生意,但也有亲戚朋友从事相关行业。和一位亲戚聊起这件事,他表示很多日本车企都在紧急调整战略,试图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这些车企的利润开始缩水,甚至已经考虑搬迁。虽然日元这几年一直在涨,汇率上似乎没有太多压力,但这场关税大战却给日本经济带来很大压力,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前几天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关税战虽然让日本车企在美国市场的前景变得复杂,但或许为我们这些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国市场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等,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市场。或许将来我可以在中国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毕竟,许多日本车企也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尤其是电动车行业,这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大阪世博会开幕,4月15日的中国馆外景

作为一个留学生,我渐渐明白经济政策对我们未来影响有多么直接。日本在全球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如果只是依赖传统出口模式,可能会错失很多新的机会。中国市场的崛起正是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更多可能性。尤其是在留学过程中,我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每次听到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闻,都会觉得中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给了我们日本学生很大的启示。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到专业知识,更是让我能够理解中日两国的经济变化和市场机会。这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日本贸易机构圆桌会议在广州举行,直接赋能本届广交会

虽然关税政策让日本经济承受了很大压力,但对我们留学生来说,也带来了新的思考。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需要学会快速适应变化,抓住新的机会。未来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济模式,而要跳出固有思维,拥抱未来的机遇。

许茗睿(马来西亚)

关税大战是没有赢家的权力幻觉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的行为,表面上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纠正贸易不平衡”,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这场表演的观众不仅是美国选民,更是全球各国政府。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延续至今已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拉锯战。剥开政治修辞的外衣,我们会发现这场关税大战的本质不过是美国对自身霸权地位日渐式微的焦虑投射,是一种典型的"权力幻觉"——通过展示强硬姿态来掩盖实质影响力的衰退。

从表面数据看,美国似乎获得了短期收益。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较2018年下降了约10%,某些受关税影响的商品类别降幅更为明显。然而这种表面"胜利"掩盖了更为复杂的现实。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加征关税成本的90%实际上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多次警告,关税导致的成本上涨最终转嫁给了普通美国家庭。更讽刺的是,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在关税战期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这种适得其反的结果揭示了关税作为经济武器的局限性。

中方战略投资的合作项目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外景

从战略层面分析,美国发动关税战的深层目的是遏制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然而这种遏制策略正在遭遇市场的顽强抵抗。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报告显示,尽管面临美国压力,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仍在稳步提升。更值得注意的是,关税战反而加速了中国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进程。华为在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C919大飞机的成功首飞,都在证明外部压力正在转化为内生动力。美国企业在这场博弈中同样受损严重——高通失去华为这一最大客户后,市场份额迅速被中国本土芯片企业蚕食。

从全球经济秩序演变的角度看,关税大战标志着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正在瓦解。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维持其经济霸权,却忽略了全球经济已经形成的深度互联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模拟预测显示,若当前关税战持续升级,到2030年将导致全球GDP损失高达1.2万亿美元。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结果说明,在高度全球化的生产网络面前,任何国家试图通过单边主义手段重构贸易规则都是徒劳的。东南亚国家承接的中国产业转移、中欧班列开辟的贸易新通道,都在表明全球经济正在自发形成去美国中心化的韧性网络。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萎缩,加深了大萧条程度;今天美国的关税冒险同样在重蹈覆辙。不同的是,当今世界经济权力更加分散,美国相对优势已大不如前。关税战持续越久,美国将越发清晰地感受到一个残酷现实: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霸权主义的工具箱里已经没有真正有效的工具。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最终将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前,但到那时,全球经济格局可能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改变。美国终将明白,与其耗费资源维持一个衰落的单极秩序,不如学会在一个多极世界中寻找新的定位。

余爱林(泰国)

中美贸易摩擦对泰国物流企业的影响

近期,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温,美国宣布于4月11日起,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并同时发布部分豁免对等关税的措施。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反映出全球两大经济体在贸易、技术及地缘战略层面的博弈,也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在中国复旦大学就读商务汉语专业的泰国留学生,我对这一议题尤为关注。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仅在课堂上频繁被提及,更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着我家庭所经营的物流与进出口业务,令我有了更加深刻且真实的体会。

上汽集团在泰国投资的生产流水线场景

我家在泰国经营一家物流和进出口相关的公司。中美之间的这场关税战,从2018年持续到现在,我家几乎每年都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变化。有时候是进口商品的成本突然上涨,有时候是客户订单的调整,甚至也有合作计划因为政策不确定而被搁置。可以说,中美的每一次加税或减免,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家的业务。比如,以前有些客户是从中国采购再出口到美国,但后来因为美国加征关税,很多客户转向了东南亚其他国家,像越南、印尼等。虽然对泰国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接盘”的机会,但我们也很清楚,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不是轻易能被取代的。中国不仅有完整的产业链,运输成本也低,加上近几年电商、数字平台的发展更是快得惊人。

作为一个正在中国学习的泰国人,我感觉自己正处在这场全球贸易变化的“第一线”。复旦大学的课程帮助我理解中美之间不仅仅是在“加税”这么简单,而是在科技、产业、制度等更深层次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背后,牵动的正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企业。

不过,换个角度想,中美之间的竞争也让很多国家看到了新的发展空间。泰国近年来确实吸引了不少原本在中国的订单转移,特别是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们家也开始尝试与更多中国企业合作,不仅仅是从中国进口,也在探索将泰国的产品卖到中国来。比如,近年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泰国的水果、零食、美妆品,我们正在研究怎么用中国平台,比如抖音、小红书去推广。我一直觉得,身在中国学习商务,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更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市场模式和商业文化。未来无论是回泰国发展,还是继续深耕中泰贸易,我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

中越铁路货运班车效应直接辐射东南亚市场

总的来说,中美的“关税战”其实只是全球经济变化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泰国家庭企业的孩子和一名留学生,既是这场变化的“参与者”,也是“受影响者”。希望世界各国能在对话中寻找共赢的机会,减少对抗,推动贸易更稳定地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能走出去,去了解不同国家的市场,去为自己的国家找到新的出路。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导师)

原标题:《关税战:复旦留学生积极理解中方立场》

栏目编辑:齐旭

本文作者: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