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立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智能技术学部之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组建成立材料技术学部和化工与能源技术学部两个新学部,并积极筹建城市建设与生态技术学部。上应大持续推进应用型高校新型学部制探索,科学布局9个工科学院重组为5个技术学部,学部下设产教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和技术研究院。这是文汇报记者今天(4月20日)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推进会上得到的消息。
“重组新学部不是单一学院的简单升格、几个学院的简单合并,更不是传统的学科建设思路,而是突出面向产业需求、突出深度产教融合以及突出有组织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表示,要以新型学部制重塑和引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让每个学部都成为产业创新的策源地,让每间实验室和每一门课程都能体现企业的需求。
作为上海市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高校,也是全国第一所冠名“应用技术”的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加快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加速推进与产业同频共振,与企业共生共长,共同打造“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改革共同体。
当日,上应大第一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聘任全面开启,校企产教融合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来自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等知名企业、研究中心负责人组成委员会委员。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匹配。
据汪小帆介绍,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任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立了“随产而动、随需而调”的“学院-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提出了四大改革举措,包括改革专业设置机制和招生选拔、改革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培养体系、改革双师队伍建设机制和评聘考核、改革学院(部)考核激励方案。学校以“四双四改”实现高质量“四建”,试点学部和专业全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和模式全面带动学校所有学院(部)、所有专业、所有课程的深度变革与优化升级。
自2024年11月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以来,上应大已连续召开9场次面向产业需求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研讨会,走访百雀羚、自然堂、市域铁路、华谊集团等多家重点合作企业,邀请10多家行业骨干企业共同召开产教融合校企座谈会,校企“把脉问诊”,直击改革进程中的痛点、堵点。
目前,首批遴选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的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和智能技术学部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开展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部整体改革。其中包括校企双元推进长周期、贯通式的实习实践,分别实施校企交替进阶、岗课赛证融通的“校企斑马式”培养模式和工学交替的“住企培养模式”,同时企业全过程全要素参与的培养体系,理论知识、企业教师参与授课以及在企业实习实训各占总学分1/3,并且基于真实问题开展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学校还进一步强化AI赋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范式改革。新学期伊始,上应大联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成立技术智能(AI4T)协同创新研究院,整合智能技术、香料香精化妆品、绿色化工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势资源,借助AI在创新发展的赛道上抢占先机。
原标题:《全国第一所冠名“应用技术”的大学,宣布重磅改革消息》
栏目主编:姜澎
本文作者:文汇报 吴金娇
题图来源:上海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