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当神二十乘组刚刚飞天、入住天宫,中国人再次感悟钱学森在航天事业奠基石上留下这句话的千钧之重。
4月25日,上海市举行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致敬航天奠基人,传承科学家精神’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在焕新开馆的钱学森图书馆启动。
钱学森图书馆陈列的“东二甲”导弹实体。徐瑞哲 摄
【汤洪波用手指轻轻划过长江黄河脉络】
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汤洪波走进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校园。汤洪波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附近的农家小院,1995年时他在稻田里收到空军招飞的录取通知书,没想到15年后真的穿上了航天服,还在太空操作机械臂修好太阳翼帆板。
汤洪波等参观钱馆。
他告诉师生,自己从400公里高度的中国空间站舷窗,可以用手指轻轻划过长江、黄河的脉络。“每天能看见16次日出,最让我心潮澎湃的永远是朝阳跃出祖国地平线的那一刻。”作为新一代航天人,汤洪波不忘致敬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我们不是简单重复历史,而是创造新的奇迹。”
钱永刚向汤洪波赠送钱馆建筑模型。
钱学森之子、钱馆馆长钱永刚向汤洪波赠送钱学森图书馆建筑模型——“大地上的丰碑”。只见这一建筑模型采用“大地情怀 石破天惊”设计理念,以方正的结构寓意钱学森心系祖国的赤子情怀,以开裂的石头寓意钱学森迸发的智慧之花,以及从戈壁滩上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
钱学森图书馆用实物新还原的钱学森家居。徐瑞哲 摄
事实上,早在2004年春节,刚刚飞天归来的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与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一同去看望钱学森。钱学森一眼就认出了杨利伟,亲切勉励他:“你们现在干成功的事情比我干的要复杂,所以说,你们已经超过我了!祝贺你们。”
钱学森图书馆展陈照片也表明,从那以后形成了一种惯例: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后,航天员们都会上门探望钱老,致敬先驱、聆听教诲。钱学森图书馆2011年建成开放后,也已先后迎来杨利伟、景海鹏、刘旺、刘洋、邓清明、陈冬、赵传东等多位航天员到访。他们与钱老一样,用一生诠释:星河之上,赤子长歌。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合开展“向星辰出发”主题航天公益活动,推动“中国航天基金会奖”获奖者走进高校;并联合举办展览,开展全国重点区域巡展;还推动航天院士、专家走进上海地区大中小学校,开展科学知识普及与科学精神宣讲,一起升级为“上海小囡”定制的“大思政课”。
发给钱学森的外籍人士登记卡。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五年归国路,一生航天情。从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到加州理工大学博士,钱学森留美学习工作20多年,36岁时就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教授。然而,当新中国成立的次年,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就对钱学森实施禁令,要求他报告行踪,以至于将其送上听证席。
美国移民局报告行踪的档案。赖鑫琳 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现,多件新鉴定的钱馆所藏国家一级文物,包括移民归化局发放给钱学森的外籍人士登记卡,1953年1月28日通知钱学森遵守假释规定的信,以及1955年8月4日最终通知其可以离开美国的信。
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通知钱学森遵守假释规定的信。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钱馆序厅,小朋友扮演青年钱学森辞别与他合写“卡门—钱近似”公式的名导师冯·卡门教授。钱学森对老师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此时,一曲《我的中国心》响起:“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美当局通知钱学森可以离开美国的信。赖鑫琳 摄
终于,1955年9月钱学森与妻子儿女一起坐上了前往香港的班轮,踏上了中国人自己的土地。如今,参观钱馆观众可见到当时钱学森携带回国的手提牛皮箱、牛皮拎箱等,包括大件箱子在内足有五六件。作为以钱学森科学家精神为指导发展起来的青少年艺术团体,“星空少年团”的主题微宣讲《我的中国心》,就生动演绎了70年前钱学森这段突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国报效的真实故事。
钱学森与蒋英携一对儿女渡海归国场景。赖鑫琳 摄
在人工智能时代,钱学森图书馆站在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新起点,新上线试用“钱学森数据服务中心”(一期),打造馆藏资源开放、共享、融合和知识服务的平台。这是首次将3万件馆藏和10万个数字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构建起覆盖手稿、书信、图书、期刊、照片、影像资料等馆藏类型的“数字文物枢纽”。
纪念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主题标志也在现场发布,标志设计深植于“归”字所蕴含的爱国归国意涵、代表纪念时长的阿拉伯数字“70”,以及钱学森图书馆标识,三者融合构成主体图形框架。此次中国航天日上海主场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
原标题:《“手里有剑、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纪念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在沪启动》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
题图来源:徐瑞哲 摄
图片来源:除资料照片外,徐瑞哲、赖鑫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