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沪考察的“模速空间”,将有“北斗七星”点亮璀璨星河

4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和市长龚正陪同下,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通过视频短片了解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察看重点孵化企业的大模型产品展示,听取相关技术研发和企业生产经营介绍,还高兴地参与到模速空间三层正在进行的“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主题沙龙中,同现场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位于一层的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刚刚启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体验店里,详细了解产品功能和市场行情,还饶有兴致地戴上AR智能眼镜亲身体验。

在“风起云涌”的大模型产业,上海产业应用“繁花绽放”。模速空间是上海承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黄浦江畔,潮起西岸,徐汇正以此为核爆点,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陈梦泽摄 下同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策源地:技术与产业双向驱动

2023年9月,模速空间在徐汇西岸揭牌。它是上海市和徐汇区共建的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选址龙台路之初,近一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还是毛坯,初始运营团队也人数寥寥。带着使命聚集在一起的这个团队,仅仅用了38个昼夜,就把“施工图”变成了“实景画”。

横空出世的模速空间发展速度惊人,已辐射带动徐汇区聚集大模型企业近400家。未来,无问芯穹、阶跃星辰、稀宇科技、商汤科技、斑马智行、星纪魅族、特赞科技等标杆企业形成的“北斗七星”,将与秘塔科技、无限光年、它石智航、零唯亿思、虎博科技、矩子科技、深势科技、魔珐科技、星臻科技、青心意创等“群星”,点亮璀璨星河,引领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跃升发展。

今年2月,在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模速空间发布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新定位,在上海又刮起了一阵“模塑申城”的旋风。

模速空间诞生在西岸,不是一个偶然,大院大所大校大企云集,是徐汇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底气”所在。截至目前,徐汇已汇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智学院,以及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上海期智研究院、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科研机构,推动形成高密度、全要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模速空间应时代所需而生,服务于时代发展。坐拥堪称豪华的院所班底,如何推动各方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打赢人工智能漫长产业链上的一个个“攻坚战”,是决定模速空间未来发展的“必答题”。徐汇交出的“答卷”是——一方面聚集标杆院所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各类机构开展协同创新;另一方面以标杆模型带动产业集群升级,以备案大模型为核心加快产业集群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模速空间”累计备案大模型43个、约占全市61%,在通用大模型领域实现一系列首单首创或业界第一: “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全链条开源,“日日新SenseNova V6”大模型多模态推理能力国内第一、推理成本业界最低,“MiniMax-01”采用全新模型架构性能媲美GPT-4o,“Step-2”大模型是国内首发的万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的“伏羲”系列气象大模型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徐汇锻炼“两条腿走路”的本领,在垂类大模型赛道也斩获颇丰,联影智能医疗大模型“智能医疗数字人”可担任“术中助手”,斑马智行以双模型架构开辟智能座舱技术发展新路径。目前,“模速空间”已覆盖了从算力芯片、基础模型到工业、医疗、金融等各个垂直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条,带动周边的“院所校企园”各类资源互动互融,为徐汇乃至全市带来了广泛的AI辐射效应。

人工智能青年创业首选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过程中参与的“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主题沙龙,是模速空间每周都要举办一次的人工智能技术沙龙。在沙龙现场,30余名创新人才都是年轻人,其中,既有创智学院的博士生,也有90后的创业者,大家纷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所在团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收获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与这些奋斗在科技前沿的年轻人亲切交流。他对大家说,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大家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作为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人才队伍是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徐汇区正瞄准人工智能产业实际需求,强化全要素协同、推动产学研协同、促进上下游协同,致力于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最适宜的土壤。

“我想用9个字来概括徐汇对我们企业成长的帮助,手把手、肩并肩和心连心。”谈及在模速空间成立之初就一路同行至今的感受,在今天调研现场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企业产品和技术情况的无问芯穹CEO夏立雪深有感触。

这位90后的创业者说,徐汇区提供了可谓“保姆式”“专班式”的服务,从手把手帮助企业完成注册、大模型备案,到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便利企业就近接触上下游伙伴打破创新壁垒,再到提供大模型研发急需的算力补贴、发动国资的科创投基金连续三轮参投,帮助企业从零起步,跃升为备受瞩目的潜力独角兽。

生于斯,长于斯,无问芯穹也用自己的成长“反哺”区域内上下游伙伴,形成良性循环。今年2月,模速空间联合无问芯穹推出算力生态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免申即享”100万元等价算力礼包。

这类人才与城市彼此提携、互相成就的佳话在“模速空间”比比皆是。针对算力企业普遍具有的轻资产运营、技术迭代更新快等特点,模速空间重点打造算力调度、公共语料、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场景对接等5大功能平台,着力破解算力贵、语料缺、融资难等“成长的烦恼”,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以金融服务为例,累计已吸引百家投资机构,搭建千亿基金矩阵,为148家企业提供投资服务。

同时,模速空间致力于搭建技术供给方与产业需求方之间的对接桥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市区国有企业向模速空间创新企业发榜,辅导企业开展“揭榜挂帅”。截至目前,徐汇联合市国资委累计发布场景清单超300个,举办各类生态活动400场,线上线下参与百万人次。

人工智能标杆应用涌现地:产品与场景双向赋能

启用不久的模速空间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是上海首家AI“黑科技”体验店,店内,智能眼镜、智能儿童玩具、智能乐器等创新产品琳琅满目。

走进体验店,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产品功能和市场行情,还饶有兴致地戴上智能眼镜亲身体验。他表示,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巨大,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

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人工智能技术要真正走进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在现实场景中发挥多重价值。徐汇不断加快推出具有示范性、标杆性的大应用场景,探索可落地的商业模式,加速实现AI从“产品”到“商品”再到“用品”。

体验店给了AI企业在产品正式上市前接触市场的机会,也让从业者和投资人可以触摸到科技最前沿,更能让普通市民也有一个与AI“亲密接触”的机会。被撸毛后会“打呼噜”的AI智能仿真猫咪、可监测睡眠呼吸暂停情况的智能戒指、支持近百种伴奏风格智能无弦吉他……智能穿戴、办公学习、智能健康、音频设备等领域的200余款“中国智造”AI科技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据介绍,为进一步缩短“技术-产品-用户”的反馈链条,徐汇充分发挥智能终端领域企业的聚集优势,创造科技消费新场景,为更多智能终端“首发首秀”提供平台,打通智能硬件落地“最后一米”,形成从想法到商品的完整落地链路,让科技更好地赋能生活。

事实上,各类面向B端和C端的AI科技产品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在2025上海车展中,就有AI手机、AR智能眼镜、智能指环等不少AI产品的身影,例如,智能眼镜可以进行10余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助力展台解说员与外国客户顺畅交流,成为车展现场的“拓客神器”。

为进一步拓宽AI技术的应用场景、推动前沿技术落地,徐汇正持续开展“人工智能+”系列场景活动,打造“AI+金融”“AI+制造”“AI+教育”“AI+医疗”“AI+文旅”“AI+城市治理”等一批垂直领域的示范应用场景。

“模速空间”咫尺之遥的徐汇滨江,有一处新开业不久的综合体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西岸梦中心”。

西岸,正是人工智能产业和从业者追梦、筑梦、圆梦的中心!

原标题:《总书记在沪考察的“模速空间”,将有“北斗七星”点亮璀璨星河》

栏目编辑:赵菊玲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