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500枚!俄罗斯发动“最大规模空袭”,泽连斯基签令退出这一公约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28日至29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行动”。一夜之间,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了超过500件空袭武器,包括无人机和导弹,对多个目标实施打击。

本轮空袭后,乌克兰宣布启动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程序,俄方再次抛出莫斯科恐袭案指控。这一系列动作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提出的和谈意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当前俄乌局势的复杂性。

“三年来最大规模”

乌空军29日表示,28日晚至29日凌晨,俄军从库尔斯克州等多地向乌克兰境内发射477架无人机和多型导弹60枚。

截至当地时间29日上午8点半,乌方共拦截475个空中目标,其中,249架被乌军击落,226架或因受到电子干扰而失效。

同时,乌空军一架F-16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坠毁,机上飞行员阵亡。

考虑到空袭武器规模和数量,乌克兰空军司令部通讯部门负责人尤里·伊格纳特表示,这是自2022年以来俄罗斯发动的最大规模空袭,攻击目标覆盖乌克兰全境,包括远离前线的乌克兰西部。

据悉,本轮空袭造成乌境内6个地点遭袭,导致至少2人死亡,12人受伤,其中包括两名儿童。

俄国防部29日发布战报称,俄军又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一居民点,并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方向打击乌军。俄方还在夜间拦截了三架乌克兰无人机。

29日,俄方指控莫斯科州音乐厅恐袭案嫌犯供认“受乌克兰指使”,称乌方向每名作案人员承诺支付100万卢布的酬劳。该恐袭事件造成144人死亡、551人受伤,目前乌方尚未回应这一指控。

空袭下的谈判僵局

27日,普京还表态称,俄罗斯有意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三轮俄乌谈判。

但28日启动的空袭无疑给谈判前景蒙上阴影。事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直言,如此密集的轰炸表明莫斯科“已决定继续战争”,他认为类似袭击不会停止。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9日透露,俄乌谈判进程取决于乌方立场和美国调解效率,并且任何谈判都必须“考虑现实的地面状况”。他还表示,俄方希望双方第三轮谈判的时间能在近日内确定。

虽然俄乌代表团在本月2日的伊斯坦布尔第二轮谈判中就战俘交换等事项达成协议,但第三轮谈判至今未能启动。

分析人士指出,谈判停滞存在双重原因:一方面,随着近期战场态势升级,双方注意力都转向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前两轮谈判已就人道主义合作等相对容易的议题达成协议,接下来的核心问题需要更复杂的政治决断,包括领土争议和安全保障等“硬骨头”。

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在空袭后重申了乌克兰购买国家防空系统的意愿,比如他前不久在北约峰会期间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谈到的“爱国者”系统。

外界认为,乌克兰正试图通过强化军备来增加谈判资本,俄罗斯则选择用导弹为和谈设定条件。这种“以战促谈”的态势,使得伊斯坦布尔的谈判桌尚未摆好就已硝烟弥漫。

乌克兰要“松绑地雷”

29日,泽连斯基签署法令,批准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关于乌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决定,乌内阁将立即启动退出程序。

这意味着乌克兰未来可能恢复使用、储存和生产杀伤人员地雷,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战场形势。

长期以来,杀伤人员地雷因其无差别杀伤的特性,在国际上被视为“高度不道德武器”。

去年11月,美国就批准了向乌克兰提供杀伤人员地雷,这些装备虽然具备自毁功能,但仍引发人道主义担忧。

乌克兰议员罗曼・科斯坚科强调,乌克兰“退约”是战争现实下的必要选择,不过该决定仍需议会批准。

目前,于1999年生效的《渥太华禁雷公约》已有160多个国家加入,绝大多数是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包括乌克兰但不包括俄罗斯、美国等军事大国。

乌克兰此次寻求退出并非孤例。27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同步提交退出该公约的文件。按照规定,它们将在6个月后正式退出,届时可重新储备地雷。此外,芬兰和波兰也已启动退出该公约的程序。

分析人士指出,这场“退约潮”背后是欧洲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

一来,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导致欧洲国家防务自主性增强;二来,在俄乌战场上,地雷的战术价值不断显现,北约东翼国家试图通过松绑军备限制来强化防御纵深。

与此同时,业界发出警告,多国退约行为恐将引发“多米诺效应”,导致更多国家效仿退出,动摇这一国际军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地雷使用重新泛滥,不仅会加剧战场残酷性、战后排雷工作的艰巨性,还将给平民安全带来长期威胁。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一夜500枚!俄罗斯发动“最大规模空袭”,泽连斯基签令退出这一公约》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徐晓语

题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