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虐猫考生苏某某,被取消招聘资格。
事件的时间线,挺清晰——6月29日深夜,有网友发现,《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进入考察人选名单》中,考生苏某某与曾因虐猫被华中农业大学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的苏某某同名同姓,疑似为同一人;6月30日,桂林市同安镇向媒体证实,二者确实为同一人;7月1日,桂林平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根据《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第一条第四点、第十点规定,该考生不符合招聘条件,取消其招聘资格。
再往前追溯,便是去年12月,华中农业大学曾发布情况通报称,在校生苏某某于10月至11月,共将5片人用某类药物碾成粉末,分次兑水投喂了校内流浪猫。学校依规给予苏某某严重警告处分。
先要说的是,被发现大学时期受过处分,这是公示的价值。从事业单位招聘流程看,前期考试报名阶段的资格审查环节,校内处分很可能并未进入个人档案,苏某某在报名阶段“过关”,也属正常。此后通过笔试、面试、进入政审考察阶段,自不必说。而在考察人选公示名单中被发现问题,恰恰体现了这一环节的意义。
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的政审考察,显然包含道德品质,苏某某曾经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扣分项”;并且,公众对直接服务大众的事业编人员有更高道德要求,合情合理。近年来,已经出现了数起,因为曾经犯错,被“一票否决”的案例,这本身并没有绝对标准,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和规定。关键在于,无论是否录取,都要给考生本人和公众一个明确的解释。
查了查《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第一条第四点是“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第十条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罗列了11条,逐条看下来,最可能的是“按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看了看网民的留言,大多拍手称快。被点赞最多的观点,“虐猫不仅是道德瑕疵,是心理疾病,不适合为人民服务”;至于“一事不二罚,不能一棍子打死”的“小众声音”,几乎被淹没了。
仔细想想,网络上分成的两派,反映的本质是,公职考察中,是以道德还是具体岗位所需核心能力与品格为首要标准。很难说,苏某某被取消招聘资格算不算“双重惩罚”;也很难说,苏某某是否已经真心改过,又是否会因此再发生变化……
但多次出现是否该“一票否决”的局面,也是在提醒相关部门,社会对招考标准,呼唤更具象的体认。“两高”会出台涉及具体法律应用的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确保适用法律正确和案件裁判公正;中国足协也会对当轮次出现的裁判争议判例做评议……公务员、事业编招聘时,遇到特殊案例,是否也能参考下,让当事人和公众更加心服口服。
原标题:《虐猫受处分考生被取消招聘资格,道德瑕疵该不该被“一票否决”?|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
题图来源: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