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高温晒背2小时,67岁阿姨竟开颅保命!

67岁的王阿姨听邻居闲聊说“晒背能祛湿治病”,大中午趴在门口的空地上晒了两个钟头!

当王阿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进屋时,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紧急送医,开颅保命! 

送到当地医院一查,竟是动脉瘤脑出血,还形成了危险的脑疝!医生紧急做了开颅手术,清除了淤血。

命是保住了,但王阿姨却一直昏迷不醒。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叶祥明告诉家属,脑出血导致王阿姨的脑组织损伤严重,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使得她处于昏迷状态。由于长期卧床,她还面临着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肌肉萎缩等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

康复团队为王阿姨制定了个性化促醒及并发症预防康复治疗方案:促醒治疗上,采用多种综合手段,包括针灸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动疗法改善肢体活动,刺激神经末梢,预防肌肉萎缩;电动起立床训练改善体位性低血压、增强下肢力量、刺激大脑感觉;神经调控技术精准刺激大脑,调节神经活动,同时,运用声音、光线、触觉等感官刺激促进觉醒……

全家人也在积极配合。经过治疗,王阿姨睁眼了,但眼神呆呆的,叫也没反应,手脚也不怎么动,好像整个人被“定”住了。头颅CT复查发现脑积水加重,脑脊液排不出,压住大脑,影响康复效果。

“我妈妈只能到这一步了吗?”王阿姨的儿子恳请医护团队再想想办法。为此,叶祥明组织了多学科讨论,开启“私人定制”。

第一步:先“通水管”。神经外科为王阿姨做了颅骨修补和脑积水引流手术,把“堵住”的问题解决了。

第二步:精准“唤醒”。手术后,康复方案更精细,不再是“大锅饭”,而是为王阿姨量身打造——

1、“回忆杀”唤醒记忆:家人天天在她床边放她喜欢的音乐、讲过去的故事、看过去她跳的广场舞视频。王阿姨反应越来越好。

2、“生活化”练自理:重点练习吃饭、上厕所、洗脸、刷牙、穿衣、走路这些生活必需技能,目标就是能自己照顾自己。

3、“趣味化”练认知:用各种道具和游戏,帮助王阿姨提高认知能力,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练习,让她保持思维的活跃。

慢慢地,喂饭时,王阿姨会小声说“烫……”,后来慢慢能坐、能站了!坚持康复了一段时间,王阿姨身上的惊喜越来越多:能清楚说话了,跟家人聊天没问题;能自己吃饭了,不用人喂;能从扶着走到自己走了,虽然步子慢点,但行动基本不成问题。

王阿姨家属发来感谢信

医生提醒

高温天,千万别盲目晒背

又是高温天气,叶祥明表示,王阿姨的教训太深刻,大家一定要有所警醒:

“晒背祛百病”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高温下长时间暴晒,对老人和有高血压、心脑血管问题的人极其危险,可能引发中暑、中风等问题。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太阳最毒辣,夏季出门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另外,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心慌、大量出汗或不出汗、浑身发烫等情况,赶紧移动到阴凉处,喝水、降温,情况严重马上拨打120。

上海双休日泡汤!

又冲37℃,下周迎新“烤”验

双休日上海继续受东风波影响,阴天或多云为主,阵雨或雷雨下下停停,随机性大。周日白天以前降水仍相对明显。外出注意防雨,带上晴雨伞最佳。双休日气温、体感和今天相近。具体预报↓↓

周六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或雷雨,局部地区大到暴雨。气温26~29℃。偏北风4~5级阵风6级,相对湿度95%~75%。

周日白天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6~30℃,北到东北风4~5级。

下周申城重新被副热带高压掌控,晴热高温天气重返。预计最低气温26~29℃,最高气温升至35~37℃,又是暑热的“烤”验,大家做好防晒和防暑降温。另外气温高,能量足,午后雷阵雨也活跃了,降水仍有局地性。出行请多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雨准备。

高温或席卷超15省份

副热带高压在西伸的过程中将与大陆高压结合,13日我国的高温将明显增多,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重庆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等地将出现高温。

14日开始,高温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也将加入高温圈。届时,高温将覆盖四川盆地、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大片区域,影响超15省份。

而且高温的强度也将增强,14日至16日,河南、山东一带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都存在一定的极端性,热度同期少见。像是济南、郑州15日前后最高气温在40℃左右,最低气温也将达到或超过30℃。

原标题:《震惊!高温晒背2小时,67岁阿姨竟开颅保命!》

栏目编辑:魏丽英

文字编辑:施雨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龚紫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