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4日,欧盟成员国部长级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讨论如何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加征关税的最新表态,并准备反制措施。
当地时间7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欧盟出口商品征收30%的关税,并威胁若欧盟采取反制,美国将进一步加征关税。此举着实令欧盟措手不及,若要防止关税落地,欧盟仅剩半个月谈判期限。若未能在8月1日前达成更优协议,欧盟经济将面临灾难性影响。
关税对多领域造成“灾难性”影响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4日报道说,如果对欧盟产品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可能会面临进口葡萄酒、奶酪和意大利面的短缺或涨价。美国这类进口商品主要来自法国。而法国国家食品工业协会(ANIA)主席让-弗朗索瓦·卢瓦索表示,30%的关税将对法国食品业造成“灾难性”影响。
△2025年2月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是欧盟出口的最大目的地
根据欧盟统计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2024年,美国是欧盟出口的最大目的地。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欧盟对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医疗和医药产品、药品、机动车和机械。作为欧盟对美出口总额最大的国家,德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同样给出了措辞激烈的评论。德国工业联合会(BDI)称此次关税升级“令人费解”,并警告称其威胁到全球就业和投资。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说,当前欧美贸易关系面临冲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德国企业已承受数以十亿计欧元的额外成本,且损失仍在持续扩大。她呼吁欧盟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意大利葡萄酒协会发文:《美国关税高达30% “意大利和美国关系中最黑暗的一页”》
意大利葡萄酒协会UIV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从欧盟进口的产品征收30%的关税,可能对欧洲食品行业造成“致命打击”,美国消费者也会遭遇产品涨价。该协会表示,“对葡萄酒征收30%的关税,实际上相当于对80%的意大利葡萄酒实施禁运。”
欧盟对美谈判释放混乱信号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个欧盟主要经济体,在对美关税策略上却信号混乱、各执一词。
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在7月12日就对外表达了法国政府在美关税问题上的立场,他强烈反对美国关税政策,并敦促欧盟加快“制定可信的应对措施”。他强调,美国和欧洲等贸易伙伴“应该互相尊重”。
法国籍欧洲议会议员玛丽-皮埃尔·韦德雷纳更是建议将反胁迫条款纳入欧盟当前对反制措施的讨论中,但最终未获通过。韦德雷纳称,“欧洲的经济利益和企业正受到攻击,团结一致的欧洲必须做出强有力的回应。反胁迫文书已摆上桌面,有针对性的报复措施已准备就绪。”
与此同时,德国、意大利由于担心进一步激怒特朗普并危及本国出口,仍抱有通过谈判获得缓解的希望。德国总理默茨多次表示,更倾向于以务实快速的方式与美方达成妥协,以保护德国关键产业,尤其是汽车出口。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表示,意大利无意将当前局势推向全面贸易战。
在14日举行的欧盟成员国部长会议上,代表丹麦出席并主持会议的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当天的会议是鉴于当前与美国贸易关系面临的挑战而召开的。欧盟将继续与美方谈判,但同时也随时准备捍卫自身利益,包括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拉斯穆森还表示,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保护主义抬头的时期,欧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牢记,不能背弃世界其他国家,必须加快与其他伙伴正在进行的双边贸易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
匈牙利再次对欧盟对美策略发出质疑。该国外交与贸易部副部长莱文特·马扎尔14日在布鲁塞尔表示,对欧盟委员会至今未能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感到遗憾,并批评其应对美方立场不够强硬。他呼吁冯德莱恩以更坚定、高效、自信的态度维护欧洲的经济利益。他警告称,若无法尽快达成协议,欧洲将面临生产和就业下滑、工资和生活水平下降的严重后果。
欧盟走到十字路口
△《欧洲动态》发布文章:《欧洲的“华盛顿综合症”愈加严重》
自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几经反转。特朗普一度表示欧盟“非常友好”,布鲁塞尔方面也准备接受10%的关税作为妥协方案。然而,局势很快急转直下,《欧洲动态》(Euractiv)刊发专栏文章说,布鲁塞尔方面政策模糊,缺乏反思,仍在迷信外交花招、惯性奉承,欧盟亟需转向更具实效的行动路径。
尽管大多数欧盟成员国表示不会在8月1日的最后期限之前推出反制措施,但一些成员国也对冯德莱恩的观望态度越来越怀疑。随着特朗普将关税措施作为硬实力的延伸,而不是平衡经济的工具,欧盟面临更多艰难选择。
欧盟还能迫美重回谈判桌吗?
此前,欧盟决定将现价值210亿欧元的报复性关税暂缓至8月1日,以争取谈判时间。同时,欧盟委员会正拟定第二轮反制清单,对总价值达72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其中涵盖飞机、汽车及其零部件等多个领域。单项最大的是飞机及其零部件,目标商品价值接近110亿欧元,对美国波音公司可能造成沉重打击。
欧盟委员会在文件中向成员国解释,此次拟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的选择是基于多个标准。
首先,“鉴于美国关税对欧盟出口构成影响,有必要通过反制措施实现重新平衡,确保公平竞争环境”。
其次,清单在编制过程中考虑了“是否存在可替代的供应来源”。
此外,欧盟还优先考虑了那些“存在供应转移高风险”的产品。
在具体分类中,除飞机外,机械、汽车及其零部件、化工产品、塑料、医疗器械、电气设备等也名列其中,每一类商品的总值都达到了数十亿欧元。据知情的欧盟外交官透露,若与美方的谈判未达成成果,两个方案将在8月初准备就绪并迅速启动。
监制丨曹日 姜秋镝
主编丨许琪 梁弢
记者丨顾鑫
原标题:《欧盟“躲无可躲” ,半个月后欧美可能撕破脸?》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本文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