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包装技术和循环服务平台箱箱共用日前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F轮融资,由深圳时代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领投,旗下基金仙居时代伯乐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出资1.3亿元。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全产业链能力、持续构建细分行业金标准,并加速Local for Local全球本地化战略的实施,赋能国内外合作伙伴,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循环包装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悉,浙江台州市仙居县正加快产业结构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演进,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生态培育,当地吸引了众多像箱箱共用这样的优质企业落地发展,加速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时代伯乐董事长蒋国云表示:“我们看好箱箱共用将中国成熟的循环技术转化为全球标准的能力。从单一包装制造商到产业平台生态构建者,箱箱共用证明了真正的产业升级不在于替代旧产能,而在于用全链条技术穿透力重构行业价值网络。这种‘研发定义标准、制造保障交付、服务创造黏性’的闭环能力,正是中国供应链企业走向全球高价值竞争的关键范式。”
记者注意到,箱箱共用近三年业绩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公司创始人兼CEO廖清新表示,“经过十二年产业深耕,我们已构建起‘全链无界’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壁垒。更重要的是,围绕‘技术IP化、服务场景化、业务平台化’的战略协同持续释放动能,正式迈入可持续经营的新阶段。”
自成立以来,箱箱共用已顺利完成多轮融资,先后获得了包括淡马锡旗下祥峰资本、领中资本、七海资本、绿动资本和中关村科技租赁旗下中诺资本在内的多家科技创新和产业耐心资本的支持。此次超亿元F轮融资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箱箱共用国内外双循环战略成果和全球化布局的认可。
该公司以“技术IP化、服务场景化、业务平台化”为支点,实现了从“循环包装服务商”向“生产性服务平台”的跃迁。在箱箱共用看来,“技术IP化”核心在于用全链路技术集群塑造细分行业的差异化竞争力,通过产品力、服务力和数据力的融合创新,让客户即便不看Logo也能一眼识别出箱箱共用的产品和服务;“服务场景化”则基于用户真实场景中的痛点,打造细分服务金标准,并将其嵌入用户的供应链体系,形成高黏性和高复购的服务能力;“业务平台化”则是依托覆盖全产业链的优势,通过开放“极致深耕”的中后台能力,赋能中小型专业循环服务商,“聚沙成塔”,并在更大范围内服务千行百业从一次性走向可循环。
业内观察人士认为,箱箱共用正在构建一个由“技术IP化、服务场景化、业务平台化”驱动的增长飞轮,其核心在于:技术IP化造就了场景标准化,场景标准化带动了业务平台化,而业务平台化又孵化更多技术IP化,形成正向循环。
目前,公司已与中粮集团、博世、西门子、海尔、万华化学、海天味业等数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达成深度合作。近三年来,客户复购率始终保持 100%。
全球化布局是箱箱共用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点。作为中国循环包装行业的出海先锋,公司早在十余年前便率先从“产品出口”迈向“产业出海”。
公司秉持“L4L(Local for Local)”全球本地化理念,以“中国标准 + 本地运营”的创新模式,在海外市场建立起涵盖本地制造、本地营销与本地服务的完整体系。目前,公司已与多家海外头部租赁服务商达成战略合作,形成覆盖欧美日韩等主要发达市场的服务网络,旗下国际品牌HOREN已成为丘比、亨氏、雅诗兰黛等全球品牌的绿色供应链伙伴,海外营收占比稳步迈向50%大关。
原标题:《将中国成熟的循环技术转化为全球标准!箱箱共用完成超亿元F轮融资》
栏目主编:戎兵
本文作者:文汇报 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