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蓝色海洋之上,航母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它不仅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堡垒,更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海军力量的象征。
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的攻坚时刻
2025年8月,人民海军航空母舰福建舰进行电磁弹射试验的画面首次公开。航母舰载机起飞主要分为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两种方式。滑跃起飞依靠舰载机自身推力与航母上翘甲板的升力升空。弹射起飞则通过甲板弹射器,在短短几秒内将数十吨重的战机从静止加速至数百千米每小时,像一个超级弹弓将其弹射升空,而弹射起飞又分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海军辽宁舰和山东舰、俄罗斯海军现役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以及印度海军的两艘航母均采用滑跃起飞。采用蒸汽弹射的包括美海军现役10艘“尼米兹”级航母以及法国海军唯一一艘航母“戴高乐”号。美军新一代航母“福特”级则采用电磁弹射。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该舰于2022年6月下水,2024年5月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目前,福建舰入列已进入最后的攻坚时刻。
福建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也是唯一一艘采用电磁弹射的常规动力航母——美国《战争地带》网站指出,中国并没有沿用从蒸汽弹射到电磁弹射的路线,而是直接从滑跃起飞过渡到了电磁弹射。福建舰入列后,中国海军将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此前,航母辽宁舰与山东舰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服役。
中国双航母编队首次现身西太平洋
近年来,中国航母编队的航迹不断拓展延伸,综合战斗力持续提升。2024年10月以来,人民海军两次组织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进行双航母编队联合演练,开展体系对抗。2025年6月,中国双航母编队更是首次同时出现在西太平洋。
专家:双航母编队实现1+1>2的效果
专家表示,双航母编队并非两个航母编队“1+1”式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两个航母作战体系融为一体,所有的护航兵力可能都需要重新调整。
构成双航母编队后,舰载机联合运用能力会大幅度提升,可同时派出数十架甚至近百架舰载机在同一区域内展开行动。此外,两艘航母还可以互为备份。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从一艘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可以选择在另一艘航母上降落。
“飞鲨”家族不断壮大
自2024年11月中国航展以来,歼-15T、歼-15D等歼-15舰载战斗机的衍生型号多次公开亮相。歼-15T的亮相,标志着中国舰载重型战斗机拥有了更大的载弹量、更远的航程和更优的作战效能。歼-15T“滑弹兼备”,在单机作战能力提升的同时,出动频率也更高。专家表示,歼-15T已初步具备从福建舰上起降的能力。福建舰服役后,将与歼-15T舰载机形成舰机协同,很快形成作战能力。
此外,“飞鲨”家族中另一位新成员歼-15D的出现填补了中国航母编队电子战能力的空白,可在未来航母编队夺取制空权中发挥重要作用。歼-15D是一型双座舰载电子战飞机,集电子干扰和打击等能力于一体。歼-15D拆除了航炮和不分武器挂架,加装了电子战吊舱和有源干扰设备,可对敌方雷达、通信系统实施压制。
专家:福建舰将集齐“航母五件套”
专家表示,从世界航母发展来看,一艘成熟的航母需具备制空、制海、预警,电子对抗及反潜等关键能力,支撑这些能力的核心舰载机体系被称为“航母五件套”。
包括隐身舰载战斗机、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固定翼电子战机和反潜直升机。集齐“航母五件套”难度极大,既要突破弹射、隐身等顶尖技术瓶颈,又要有支撑从舰体到舰载机量产的完整工业体系,更离不开长期巨额投入和专业人才梯队,这是对国防科技硬实力的全方位考验。
来源:CCTV4《今日亚洲》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原标题:《向海图强!中国航母三舰齐辉!》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本文作者:CCTV4
题图来源:新华社发(蒲海洋 摄)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