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变身“救护员”!曹杨物业30名员工持证上岗

心肺复苏、包扎固定、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些以往多由专业医护人员掌握的急救技能,正成为上海一批物业员工的“新本领”。近日,上海西部集团下属曹杨物业公司的30名员工顺利通过上海市红十字会救护员(初级)培训考核,正式持证上岗,为社区安全增添了一道有力保障。

在普陀区曹杨物业公司2楼的培训考核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学员们两人一组,模拟对突发心脏骤停“伤员”实施救援。“您怎么了?能听到我说话吗?”判断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学员立即呼救、拨打120、取来AED,并迅速开展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一系列动作、每一个细节都由上海市红十字会的考官严格把关。

模拟训练

“通过!操作流程规范,按压深度和频率达标。”听到考官肯定,曹杨物业公司员工李易凡长舒一口气。“学习过程确实不容易,但一想到小区里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我们作为物业人员掌握这门技术,能第一时间紧急处理,再累也值了。”

上海市红十字会的考官现场打分

据了解,本次急救培训考核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阶段,共计8课时。学员首先需完成线上4课时的理论学习及阶段考核,合格后可进入实操阶段。实操阶段则聚焦成人心肺复苏、成人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方法以及创伤救护中的六项止血包扎技术等内容,通过全部考核的学员将获得救护员(初级)资格证书。

创伤救护一对一指导教学

在突发性心脏骤停等紧急医疗事件中,最初的4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间”。上海市红十字会市级师资周佳婵表示:“物业人员都是常驻社区24小时在岗,今天所学的创伤救护技能非常贴近实战。他们掌握了急救技能,就能在日后工作和生活中灵活应用,切实提高应急能力。”

对于物业员工新学的这项技能,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并表示安心。“我们小区老人多,以前最怕老人突然出什么状况,除了打120只能干着急。”居民张美菊说,“现在知道物业有人懂急救、有证书,心里踏实多了。”

物业员工成功获得救护员(初级)证

从社区的“大管家”化身为身边的“生命守护者”,物业服务的内涵正不断延伸。曹杨物业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张俊表示:“物业管理服务不应仅停留在传统的‘四保’服务,当物业员工技能从维修、保洁拓展到急救,意味着服务正从‘物’向‘人’的深度延伸。”

目前,曹杨物业已联合社区卫生中心,共同推出“物业+医疗”便民服务。未来还将计划推动更多员工参与培训,扩大应急救助能力覆盖面,并逐步在小区内“西部365·红色驿站”配齐AED急救设备和急救物资,努力打造一个让居民住得安心、放心、舒心的平安社区。

原标题:《“物业”变身“救护员”!曹杨物业30名员工持证上岗》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本文作者:胡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