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经济”的低水平循环,中国是如何走出来的?

市场经济制度作为社会生产和交换的制度形式,是迄今为止被实践证明了的最有活力、最具动力、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当今世界高收入国家或发达现代化国家,几乎都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低收入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大多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不完善,尚没有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一些曾经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在一段时间里推动了经济高增长,但都没有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最终陷入解体和制度巨变的危机。中国自身的历史实践也充分证明,不彻底摒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持续推进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我们走不出“短缺经济”低水平循环和国民经济周期波动震荡的困境,不可能创造二战以来中国经济超长期高速增长和社会长期安定的历史奇迹。行百里者半九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把准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新制度,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专家观点↑(张道根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全文链接:

张道根 | 必须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标题:《“短缺经济”的低水平循环,中国是如何走出来的?》

栏目主编:杨逸淇

文字编辑:任思蕴

本文作者:张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