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自洽了,也放下了!“你必须一直工作吗?”她给出答案

这两天刷到郎平、郎指导的近况,我第一反应挺为她感到高兴的。粉色卫衣、枫叶溪边、尤其是她衣服上那句“Do You Have To Work All The Time?”,你必须一直工作吗?

很直白,也很可爱。她说自己“放下工作,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她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是9月10日凌晨,地点显示在美国,评论区里有网友留言“请认真生活、不要再回来执教了”,她还点了个赞。

我见过郎平最锋利的时候,也见过她最疲惫的时候。2016年里约,她带队拿回了奥运金牌,那晚很多同行在混采区红了眼眶,我就在其中;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11战全胜,她站在场边,稳如泰山。但中国女排折戟东京奥运会后,很多人喊她下课,郎平也在那一年的9月写下告别,留下一句:“有遗憾,也该交棒了”。

这两年,外界围绕郎指导的传闻也不少。2023年“执教日本女排”的谣言,她深夜发文辟谣,要造谣者“立即删除”。

而这两年,大家对女排的成绩始终不太满意。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打过硬仗,分组赛里先后赢过美国和塞尔维亚,最后在四分之一决赛2比3不敌土耳其,止步八强。球迷都跟着走了一趟过山车。而在刚刚结束的世锦赛,中国队1比3输给法国,无缘八强,大家的心又悬了起来。

每当成绩不理想,评论区里就会冒出一个熟悉的问题:郎导能不能回来“救火”?我理解,但也必须要说,这只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竞技体育不是一枚钥匙,它是整套门锁。中国女排已经进入新周期,新主帅赵勇在今年4月走马上任,目标是洛杉矶奥运会的领奖台,这意味着理念、人员、训练和比赛路径都需要时间沉淀。背后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比如国家队和联赛之间的节奏衔接、青训的细节、二传和接应位置的人才储备、技术统计和康复手段的更新等等。这些不是一位教练“复出”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个“换帅”就立刻见效的。

而我更愿意把郎指导现在的状态,理解为一个自洽的过程,她选择变成一个普通人,把生活过得更像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是一种示范。曾经,很多人把她神话,也有人在低潮时把她推到风口浪尖。可不管潮水怎么涨落,她曾经做过的事不会被抹去:那块里约的金牌,那届世界杯的11连胜,以及她在压力最大的周期里,对这支队伍的守望。

所以,当有人在评论区说“请认真生活,不要再回来执教了”,我能理解那是另一种“心疼”。她本人也在用行动回应这种心疼:减少工作,把时间交给亲人、交给日常,把喜欢的东西慢慢拾起来。你必须一直工作吗?郎平给出的答案很坦然。

原标题:《郎平自洽了,也放下了!“你必须一直工作吗?”她给出答案》

栏目主编:陈华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姚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