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枪响,曾称“枪支拯救生命”的美国政治“网红”猝然倒地。
综合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31岁的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死亡。当时,他正在谈论枪支问题。
专家认为,这一事件体现美国社会极化严重,撕裂正在加深。
柯克被枪杀前 图源:央视新闻
反对控枪者倒在了枪下
现场视频显示,枪击发生时,柯克正坐在户外搭建的讲台中央。突然一声枪响,柯克用手捂住脖子,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事发后约3小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柯克已经死亡。他表示,这是美国的“黑暗时刻”,并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
值得关注的是,柯克被枪杀时正在谈论枪支问题。
作为美国保守派活动人士的柯克反对控枪。他曾表示,每年不幸发生的枪支致死事件是值得的,这样人们才能通过第二修正案来保护其他天赋权利。
当天,柯克在犹他山谷大学参加“证明我错了”巡回演讲。根据活动设计,柯克邀请观众上台与他一起辩论政治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肖河指出,柯克对自己的辩论很自信,过去他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了很多保守主义的观点,如今在遭遇枪击前正好被问到关于枪支的问题,非常讽刺。
肖河认为,保守派不会认为该事件凸显美国控枪不严,不会因此反思,而只会归咎于自由派政治理念。“柯克虽然影响力大,但不会改变美国的政治形态和格局。”
在中国问答社区“知乎”上,一篇浏览量超过400万的文章引人深思。作者写道:万语千言敌不过一声枪响。枪手用一声枪响,给坚定的持枪派提出无法回避的问题:当枪手用你们拥护的持枪权来打你们的时候,你们是继续支持还是反对?既然你们觉得枪支拯救生命,当用枪把你们打死时,枪是在拯救生命还是摧毁生命?
肖河指出,在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因遭遇枪击而改变控枪立场的事例。1981年,时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里根遭遇刺杀,当时的白宫发言人詹姆斯·布雷迪头部中弹,终身瘫痪。他的妻子萨拉从此投身控枪运动,并在12年后等来了“布雷迪法案”的通过,即在美国购买手枪必须接受背景调查和5天的等待期。
9月1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降半旗致哀。图源:新华社
美国政治社会撕裂加深
目前,对枪击事件嫌疑人的抓捕行动仍在继续,其动机仍未明确。不过,肖河认为,柯克之死体现美国社会极化严重,撕裂正在加深。
犹他州公共安全厅厅长博·梅森称,案发时枪手仅开出一枪,目标直指一人。该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称,柯克遇害是一起“政治谋杀”事件,“威胁了美国宪法的根基”,凸显美国“正在分裂”。他说:“我乞求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回家对着镜子自问,我们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将走向何方?”
特朗普宣布全国为柯克降半旗致哀引发争议。肖河分析说,身为特朗普政治盟友、保守派活动人士的柯克最多代表一半美国人,另一半人对他的看法可能是相当负面的,而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一事件本身表示谴责。“可能还有一些没有发出的声音:对美国社会枪杀案频发、政治社会撕裂,宣扬保守主义、宣扬政治对立的柯克自己有没有责任呢?”
有报道称,枪击事件后,共和党人普遍将矛头指向自由派,而民主党普遍谴责政治暴力,呼吁加强枪支管理。肖河认为,柯克之死只会令双方敌对态度加深,分歧扩大。此外,枪击可能引发效仿,出现更多恶性事件。
原标题:《反对控枪,倒在枪下!特朗普政治盟友被杀》
栏目编辑:王若弦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王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