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答 | 如何看中美元首时隔3个月再通话?“习特会”近了?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1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当前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就下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

这是双方今年以来第三次通话,也是时隔3个多月再度交流。

两国元首最新一轮“电话外交”释放哪些重要信号?人们对下一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是否能有更好预期?

变化背后有何意味?

中美最高层每一次接触,时机选择、对话内容、通报措辞等细节都耐人寻味,从中能透露出中美关系“气候”的冷暖变化。

对比前次通话,此次通话有几处变化引人注目。

一是中方通报中通话无“应约”二字的前缀。

二是双方均对通话作出积极评价,显出良好氛围。

中方称,通话是务实、积极、建设性的,两国领导人“坦诚深入交换意见”。

特朗普以“非常富有成效”形容此次电话会谈。

三是通话时长有所加长。

上次通话持续90分钟,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此次通话长达约两个小时。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这次通话仍由美方主动发起,但是中方照顾到美方对相关表述的敏感性,故未用“应约”二字,再结合这次通话时间长、基调积极等特点,说明双方都有意愿进一步稳定两国关系。

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回看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互动,这通“顶层”越洋电话并不突兀。

9月9日、10日,两国防长、外长相继通话。

其中,中美防长视频通话是特朗普进入第二任期以来第一次。

军事关系向来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领域,两军高层连线无疑就中美关系释放积极信号。

外长通话也被双方认为及时、必要,富有成效。

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第四轮会谈,就妥善解决TikTok、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军事、外交、经贸,近期中美高层在多领域展开密集沟通,被认为既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的举措,也为领导人新一轮互动做铺垫。

海外舆论指出,此次通话发生在中美关系趋于缓和以及双方就相关经贸争端取得重要进展的背景下,两国领导人通话表明双方为中美关系持续注入稳定性。

谈及此次通话意义,吴心伯认为释放了多个重要信号。

中美关系层面,此次通话可视为阶段性指标,标志着自特朗普1月上台以来两国关系经过“不打不相识”“打打谈谈”两个阶段后,正在进入“建立相互理解”的第三阶段。

务实合作层面,此次通话确认了马德里会谈成果,为后续经贸谈判定调。

正如习近平所说,双方团队最近的磋商体现了平等、尊重和互惠的精神,可继续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的突出问题,争取实现双赢的结果。

“马德里会谈达成了较广泛的共识框架,接下来还需要敲定具体内容和细节。”吴心伯说,两国领导人通话为之后的经贸谈判注入动力,有望推动谈判取得更多成果。

元首外交层面,围绕两国领导人会晤、互访,中美接下来预计将达成一系列积极成果。

外界认为,此次通话为中美元首会晤奠定基础。

下月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被视为一个重要契机。

用特朗普的话说,“双方期待在APEC会议上会面”。

不仅多边场合会晤已有眉目,两国元首互访似乎也在酝酿中。

6月通话时,两位领导人互发访问邀请。

周五通话后,特朗普表示,明年早些时候将访问中国,随后习近平主席也将在适当时候访美。

两国交流层面,此次通话将进一步促进双方在外交、安全、执法等领域开展互动。

在吴心伯看来,上述层面取得进展将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打造重要亮点。而这些亮点的核心内涵在于中美是重要合作伙伴,稳定、合作的中美关系既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发展与稳定。

通话内容有何亮点?

从通话内容中,吴心伯还注意到一些其他亮点。

首先,两国领导人就九三阅兵话题进行互动。

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在二战中是并肩战斗的盟友。中方邀请当年美国飞虎队成员遗属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仪式。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向中国抗战提供的宝贵支持。

特朗普表示,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非常精彩。

吴心伯说,中国领导人特意提及中美在二战中的合作以及邀请飞虎队成员遗属观看九三阅兵,意在回应此前特朗普抱怨中国阅兵式未体现美国对二战的贡献,同时也是在今年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强调中美昔日并肩作战的友谊对当下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双方直面问题,体现交流“坦诚深入”。

中国方面,习近平强调,美方应避免采取单方面贸易限制措施,防止冲击双方通过多轮磋商取得的成果。希望美方为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习近平还就TikTok问题阐明立场。

吴心伯表示,中方的表述体现了在经贸领域对美方表达关切,包括关税、美国对华技术打压以及对中国在美投资的限制与阻挠。

外交安全领域,尽管通报中未提台湾问题,但是台海、南海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

美国方面,特朗普在通话中提到两个愿景:“促进两国经贸合作”“一道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吴心伯指出,贸易不平衡、中国市场开放、俄乌冲突、芬太尼等预计是美方的重点关切。

下阶段关系如何走?

特朗普上任8个多月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从交锋到对话、对话中有交锋的发展曲线。

就中美关系下一阶段走向,吴心伯认为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乐观预期。

他用三个关键词为下一阶段划出重点。

一是成果。经过前两个阶段的铺垫和积累,中美第三阶段预期会在政治、外交、经贸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二是稳定。随着推动元首会晤乃至互访、扩大两国各领域交流,下一阶段或将进入关系相对稳定的时期,有别于前两个阶段的波动状态。

三是谅解。中美关系要实质性向前推进不仅仅是“做生意”,更需要就两国之间的分歧达成谅解,排除合作干扰。

但鉴于华盛顿一边寻求对话一边仍持续打压中国,吴心伯提醒,中美关系两面性或者说美国对华政策两面性会长期存在。

在吴心伯看来,应该在“大趋势与小周期”的框架下辩证看待中美关系。

一方面,面对中国崛起,为了维护自身优势地位和霸权地位,美国仍会以竞争为名不断对华遏制、打压,这是大趋势。

另一方面,在美方遏华压华的长期趋势下,中美关系仍会阶段性出现缓和、改善的小周期。

“不能因为出现小周期就忽视大趋势,也不能因为大趋势就无视小周期,不去抓住小周期的契机来改善和稳定中美关系。”吴心伯说,总之,看待中美关系发展应采取辩证思维,保持战略定力。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热点问答 | 如何看中美元首时隔3个月再通话?“习特会”近了?》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