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它炸到位,不到位我是不会原谅我自己的。”“鸡排是免费送,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或者是被别人抢走,我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
景德镇“鸡排哥”火得一塌糊涂!摆摊9年,炸鸡排的手速快得像开了倍速,说起话来更是金句不断,逗得大家直乐。一段视频,让他被全网称作“鸡排主理人”。有意思的是,这个从街头炸出来的称号,倒是给“主理人”遍地走的现状提了个醒,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主理人”?
咱们来看看他的几条“硬核规矩”。每天下午四点半一到,管你排多长队,散客一律不接。为啥?小摊要准时开到中学门口,绝不能耽误学生放学解馋。学生来买,还专享一块钱优惠。钱不多,但这份心意,却暖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青春。
这些规矩看着挺轴吧?但背后,全是真心。他常说:“炸不到位,我是不会原谅我自己的。”还有网友晒出了从2022年就开始的聊天记录,鸡排哥对每个顾客都认真回复。在人人追效率、拼速度的年代,鸡排哥的这种真,反而成了最稀缺的东西。他不赶工、不糊弄,每块鸡排都倾注了他的热情,每一位顾客都是他的品鉴者。
他的走红,恰恰照出了“主理人文化”的两副面孔。一边是只剩漂亮话和洋气装修的“伪精致”;另一边则是像鸡排哥这样,把街头小摊做出口碑,或是那些沉下心爆改农房、把村庄故事揉进饮品,让村咖火起来的“真行者”。我们早就看腻了千般套路和万般消费陷阱,主理人的核心不是头衔、不是话术、不是装修,而是对产品的较真和对人的那份滚烫真心。
当然,人红是非多。流量来了,质疑也来了,比如“卫不卫生”“油怎么是黑的”。鸡排哥不犟嘴,直接戴上透明口罩,大大方方接受采访说:“油是刚换的。”他还借着这波流量,热情邀请大家都来景德镇玩。你看,真诚永远是必杀技。他从流量里看到的,不是彰显个人名气的捷径,而是推广家乡的契机。
说到底,这事儿戳破了一个流量的真相。套路留不住人心,真诚才是永恒的顶流密码。平凡岗位里的坚守,从来最动人。
原标题:《6元鸡排主理人凭什么火出圈?是烟火气,更是人情味 |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向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