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今晚7时,2025诺贝尔文学奖颁出,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得奖,其小说《撒旦探戈》和《反抗的忧郁》都被贝拉·塔尔改编成电影。

文艺评论家孙孟晋认为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小说结构复杂,“通篇是细密的长句,他是一位很有音乐感的作家。从《撒旦探戈》到《反抗的忧郁》,是从陷阱到毁灭的过程。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和人类精神史结合得这么好,还有东欧人的气质,这实在是一位永远吸引人的小说家。”

卡撒兹纳霍凯擅长运用气势磅礴的长句,有时一个句子长达四页,这显然也引起了各大文学奖的评委的注意。授奖词中不乏“在庄重、直白、揶揄和阴郁的语调中天马行空地自由切换,史诗般的句子就像一个巨大的滚雪球,把所有的荒诞和意外糅进音乐般不朽的段落之中”“火山岩般的叙述,暗河涌动般的风格”这样的表述。但这为阅读带来了困难。读一本拉斯洛的小说,好像“在宣讲绝望的教堂里待整整九个半小时”。

有意思的是,一位匈牙利汉学家曾帮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好丘”,他把它印在名片上。他和余泽民解释说,一是取“美丽山丘”之意;二是借“丘”字与孔夫子挂钩。

1991年,拉斯洛以记者身份第一次造访中国,写了一本游记体的短篇小说集《乌兰巴托的囚徒》。拉斯洛很崇拜中国文化,还写过两部关于中国和东方文化的书:《北山、南湖、西路、东河》和《天空下的废墟与忧愁》,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出中文版,认为这是与他推崇的中国文明的对话。

原标题:《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栏目编辑:江妍

文字编辑:沈毓烨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