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日,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党岭,一名20岁的女游客小林在徒步过程中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并伴有失温症状。在众多游客、当地警方和工作人员的接力救援下,女孩被顺利送下山并接受救治。
10月9日,小林的家属在网上发起目标为49万元的轻松筹,以支持其后续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危通知单显示,小林被诊断为高原脑水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疝待排等。截至目前,筹集金额已达10万余元。
同日,曾参与现场救援的袁潮杰,在朋友圈转发了该筹款链接。他告诉记者,事发当天中午12点左右,他正在进行党岭反穿徒步,在海拔接近4300米的卓雍措湖边,看到一位穿着黄色冲锋衣的男生搀扶着已出现严重高反的小林。尽管当天天气晴朗,但体感温度仅在0-10摄氏度之间。
袁潮杰加入救援队伍时,现场两位来自上海长海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参与了救援。他观察到当时女孩已经脉搏微弱,呼吸困难,四肢和颈部冰冷,手部已经淤青,声音微弱但一直在感谢帮助她的人。
众人立即报警求助,并对女孩进行保暖和保温施救,同时不断呼叫女孩避免其进入昏睡状态。
在场参与救援的几名游客把随身羽绒内胆和羊毛袜子给女孩套上,随后又去找路上的行人求救,要到2瓶氧气。
袁潮杰告诉记者,实际上,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女孩尽快转移到海拔较低处,但是在场的人中经过高海拔专业训练、有体能的太少,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合适的可以运送的担架或工具,只能等待救援队前来。
12点20分左右,他们发现女孩开始翻白眼,情况越来越严重,于是决定直接背她下山。袁潮杰先将其从石头草丛背到大路边,期间开始不断电话询问救援队进度,同时与多名徒步游客一同在一旁守护女孩。14点左右,来自襄阳蓝天救援队的救援人员卞先生,接力将女孩背至葫芦海下坡处的补给站,此时当地警方也已赶到接应。
袁潮杰告诉记者,大家轮流背女孩下山途中,她都在干呕。下山路非常陡峭,4名当地救援队的背负人员,均曾摔倒,一名警察的腿也受伤了。直到16点05分,一行人终于将女孩送到救援队的车上。当时她的精神状态一直比较恍惚,只能简单回应,全程就重复“谢谢”“谢谢”。
袁潮杰回忆,在救助女孩的最初,他们曾询问女孩,同行人员在何处,她回复“走了”后,他们就忙于救人、寻找物资、联系救援队,没有再过多询问。
近年来,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在社交平台备受追捧,但与此同时相关事件也层出不穷。仅在国庆期间,就有多起意外发生。
袁潮杰提到,此次事发地卓雍措湖位于丹巴县和道孚县的交界,葫芦海景区属于丹巴县,甲玉拉措则属于道孚县,两边各属各自村集体经营,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的区域。该地段缺乏正规道路,只有放牧的步行道,公共配套设施滞后,导致救援、物资相对难到达。而类似救援难的情况,也在近年多起事件中出现。
今年9月7日,有22年徒步经验、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户外活动的张志飞,在川西雅家埂海拔近4600米处也经历过失温,一度与队员走失。
事后他反思,“当时太想登那座山了”,“9 月份如果能摸到那个雪的话就感觉会很兴奋”,无形中降低了风险意识,没有预判到后面会有携带雨水的云层聚集,加上雨衣质量差、能见度降低、信号断断续续、与队友失联等问题叠加,导致险情加剧。
他告诉记者,户外徒步的风险常源于前期准备不足,包括对登顶时间、登山线路的预估偏差,以及必要装备的缺失。山里天气多变,需要携带质量较好的雨衣,还需要考虑到山中蛇虫的问题,注意查看裤角附近是否有蚂蟥吸附,下山时可用登山杖轻轻敲路面以驱赶毒蛇。“自然的力量太强大了,包括山里多变的天气无法预料”,需要做足应对的准备。
此外新手还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容易将登山这类有危险性的活动等同于普通旅游项目。今年五一,张志飞去湖南张家界槟榔谷时,就发现徒步队伍中有人穿拖鞋,还有家长带着三四岁的孩子同行。他当时就向友人感慨,很多路段比较危险,“为什么要带这么小的孩子来?”
他建议,初次参与户外徒步或登山的新手最好跟随专业领队,领队会告知所需装备、背包大小及着装要求。但他也指出,体能评估仍需自身判断,“领队可能不太了解”。他强调“需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追求高难度路线,误以为那样才“酷”,应该逐步提高挑战等级。
原标题:《徒步党岭高反失温女孩仍在ICU,家属发布“轻松筹”拟筹款49万》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本文作者:黄佳瑜 张潇 解放日报 张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