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进馆路上,被一阵轰鸣声吸引,人们纷纷围观:进博展馆北门外的场地上,一辆小轿车正现场演示起转刹停,干脆利落。
有人说,这是无人驾驶。仔细看,车内的驾驶位上,又坐着人,而且在开。
后来走进馆内,在装备区,见一处摆放着一个汽车驾驶位,周边屏幕出现的,正是北门外那处现场实况。原来,坐在这里驾驶,就能遥控馆外那辆车。车里坐着的是安全员,负责开每跑一圈的大约四分之一,剩下都由遥控完成。
和进博会众多“看点”“亮点”一样,这样的硬科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其实,进博会里,还有文化。
正如习近平主席和夫人款待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特地选在了豫园。
当年随陈从周修复豫园东部的蔡达峰曾向记者谈到,建成时,特地请俞振飞在园子演过昆曲,这是古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大“文化特征”。而昨晚在豫园,两国元首夫妇正观看了戏曲表演,其中也正有昆曲。
习主席表示,“希望你们能领略中华园林之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文化可以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些话,和他之前对进博的讲话,一脉相承。
11月4日,开幕前夕,他曾明确定义:“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
文化,不仅是进博会在种种炫酷看点之外的另一道“风景”,更是本质上的一大功能和重要任务。
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的标题,是《开放合作,命运与共》。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文化和理念的交流。就贸易本身来说,昨天一位专家也谈到,服务贸易其实是有温度的、高信任度的心理和文化沟通。这正是进博会独特的“线下”意义。
进博会里的文化要素,有种种表现。
比较明显的,如希腊馆。它馆墙上的大字标语就是:希腊,共享的文化。
进馆门处,顶上还悬挂着一批醒目飘带,上面写着:“生活就像雕像,各个部分都必须完整。”“速度固然好,准确是关键。”“达到你所不及”……吸引众多观众举起手机。
他们还有歌舞表演,拉着现场观众一起加入,又着盛装愉快合影。类似的还有论坛馆里的景德镇“瓷乐”演奏、英国馆的皇家乐队演奏……这些文化交流的“传统项目”,在现场还是颇有感染性。
另一类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展示交流。
如现场一家日本企业的名称中,有三个字醒目——“不二越”。这引起不少人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查,有一段故事:不二越创始人井村荒喜先生认为,“只有机械工具领域的自立”才是发展该国产业的基础所在,将自己的抱负体现为“不二越”的创业精神;所谓不二,如佛经说“善恶不二、邪正一如”或“迷悟不二”, 现象不同的事物、看来截然相反的事物,如果站在更高立场深层次地探究其本质,会发现他们本是同一事物;“越”,是日本北陆地区的古称,代表“高志”。
而在装备区,原来印象中做手机的诺基亚,搭建出一间迷你的“5G全息音乐厅”,几十公里外的浦东金桥现场,几名乐手正在演奏的实时影像,可以同步出现在观众眼前,还能互动,聊天点歌,还有戴上VR眼镜,“无球无桌”对打乒乓球等,让不少观众为之惊讶。
同样惊讶的还有,原来印象中做血压计的欧姆龙,摆出的是展示传感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乒乓球教练机器人”……这些惊讶中,一方面有信息的对接和了解在不断升级,一方面也从中感触到企业的不断求新求进,是对企业精神与文化理念的了解和交流。
最有感触的一幕,发生在信步走进一处大厅时。里面满满全是人头,一个个桌子对坐或围坐着,纷纷神情专注、密切交谈。
一问,这是一场对接会,坐在一起的是中国企业和欧洲企业。举目望去,宛若大型相亲会。中国面孔,外国面孔,在每一张桌上认真对话,非常投入。记者旁听了一会儿,推荐者很热切,询问者很直接,蓬勃交易活力背后是文化与理念的真实面对。
这样的有效面对,又将给双方、给合作、给未来、给“命运与共”,带来多大而深远的改变?
进博会,既是交易厅,也是文化场。
这是进博会第二天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