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只因见“他”一面,香港同学月入16万,她却来上海研究昆曲|港青创业在上海3
分享至:
 (140)
 (1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2020-10-05 06:01
摘要:人到这个世界总要留下些什么,不能只是“流水线上的过客”。她期望实现自己的愿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

“85后”香港女生金佐宁的普通话说得很地道,几乎像母语那样自然。她将之归功于从小学音乐,耳朵要分辨音准、音色等细微变化,久而久之语言习得能力得到提升。于是乎,除了粤语英语日语外,她既能讲“谢谢侬”,偶尔还能蹦出几个儿化音。

金佐宁算是在沪港人中的特例,4岁开始学钢琴,从美国研究生毕业后却因为昆曲开始在上海的生活,她的愿望是准备一场钢琴与昆曲相结合的音乐会。

了解昆曲,就要回到孕育她的土壤去

香港女生怎么会青睐昆曲?这要从她2006年一场旅行说起。那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西方音乐专业的她来上海游玩,逛到周庄时,第一次接触到古戏台与昆曲。“当时觉得昆曲唱腔听起来很舒服,演员的扮相妆也很雅致。”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金佐宁开始了与昆曲的情缘。

大学期间,除本专业功课外,金佐宁开始走近昆曲,把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定在“中国清代宫廷音乐与内廷演戏”上。

“升平署、乐部、《清实录》《起居注》……”金佐宁能随口说出相关历史典籍和名词。2009年秋,她来到北京西华门边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档馆)查档。看到香港来客,工作人员真是又诧异又高兴,很快就和金佐宁成了朋友。“他们很热心,还协助我一起翻阅宫廷奏折,就为了在茫茫字海中找到‘乐部’两个字。”

次年冬天,北京天坛举行祭祀仪式。“那天零下9度。”金佐宁还清楚记得当时情景:为抢一个前排拍摄机位,她背着三脚架、扛着DV机,下了地铁从天坛公园门口一路跑向天坛。等站定后,浑身潮嗒嗒的,冷风吹来直打颤。

虽然有点狼狈,但金佐宁的北京之行收获许多。更重要的是,让她亲身感受到内地民众的热情与友善,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不只想当钢琴教师。”本科毕业后,金佐宁去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院攻读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这是个跨学科专业,希冀利用文化理论、音乐视角来解读社会文化演变。金佐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子”,依然是她钟爱的昆曲。

“研究越深就越有一种感觉:外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不透彻。要想了解昆曲,就要回到孕育她的土壤——中国内地去。”如同14年前与昆曲一见钟情那般,2013年她完成学业后直飞上海,连香港的家都没有回。

现在,金佐宁在瑞金路附近一套70平米老洋房中安家。用她的话说,这样更能体验传统上海人的生活。“目前而言,我是小区唯一一个香港人。这里老人比较多,不过和他们交流没有隔阂。”

角色是肉锣鼓是血,共同创造昆曲灵魂

帷幕徐徐拉开,鼓点急促,或小生,或闺门旦,或花脸,或老生……一步就是千山万水,转身就是日月经年。

“舞台上的风闪雷鸣或温柔婉约,全凭鼓师手上的板和鼓键子,一板一眼细心雕琢。若无锣鼓相伴,台上无论是雷霆万钧的惊险场面,抑或是你侬我侬的柔情蜜意,都会变得平淡乏味,宛如流水散沙。”金佐宁在昆曲锣鼓讲座简介中写到。

“我研究的是昆曲中的锣鼓。”在金佐宁看来,虽然大家较多关注演员与剧情,但作为演员、乐师与观众之间的共同语言,锣鼓的地位无可取代。它既叙述着角色的心理活动,预示着情节发展,又能让观众能随着鼓点感受剧情的跌宕起伏,想象着舞台画面之外的世界。

金佐宁以昆曲《蝴蝶梦·吊奠》中庄周戏弄妻子这段为例。整个舞台画面白白素素,以图烘托悲伤的气氛。而从舞台角落中传来的锣鼓声,却在提醒观众其中另藏玄机。“如果说舞台角色是肉,那么锣鼓便是血。两者之间相互依附,共同创造戏的灵魂。”

她很担忧,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锣鼓在戏曲表演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导致锣鼓在某些当代戏曲“创新”中被随意编排,出现“中器西用”的现象,甚至被西方乐器所取代。“不同于西方音乐, 昆曲锣鼓担当的不仅是accompaniment(伴奏)角色,它更是一种建立于集体记忆上的沟通桥梁,这也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重要区别。”

正因如此,这位香港女生愿意借助各种场合,当好导赏人,为锣鼓正名。这些年,她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作《戏·鼓——昆曲锣鼓的乐与怒》,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作《设计 “虚拟”:昆曲锣鼓与听觉叙事》以及“锣鼓既喧天,何以被遗忘”等讲座。

“你发现了吗?现在流行快餐文化,人们生活都被视觉刺激占领,用听觉之处越来越少。”这也是金佐宁为锣鼓“鼓与呼”的原因之一。在她看来,人们常说“看戏”,可能称“听戏”更为准确。她希望无论在看戏还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多用耳朵来感知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听戏的过程,就是在同自己“对话”

仓廪实而知礼节。每周当两天钢琴教师,是金佐宁在上海的主要经济来源。从2013年算起,她已经教过50多个学生。“开始多数孩子和家长并不知道我研究昆曲,看到我放着昆曲工尺谱,就会好奇问我是什么。”这位香港老师会耐心跟他们介绍昆曲,“不一定要让他们学,至少让他们接触到这门艺术,继而懂得欣赏”。

日子一天天过。除教琴、看书、写文章外,金佐宁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活动策划设计上,通过在美术馆、文化机构做讲座,让更多人了解藏在深闺中的昆曲。

学兼中西的金佐宁,在2016年及2017年策划并主持上海双年展合作项目《声声相惜:印度古典声乐与昆曲工作坊》及《萨特赫·萨特赫:印度斯坦音乐演出与交流》。2018年春,应刘海粟美术馆集邀请,策划《昆曲·当代》读书会系列并作导读人。同年夏天,因为多年来致力研究并推广昆曲,她获评为“在沪杰出港人”。

金佐宁希望将昆曲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同现代社会的价值相接轨,赋予传统艺术更强的生命力。她以黎安的《琵琶记》举例,男主人公蔡伯喈去京城考功名,留下发妻赵五娘一人照顾年老的公婆。“很多学生告别家人去外国留学,内心也很挣扎,看这出戏能引发共鸣。”

共鸣的还有她自己。她看了10年的《长生殿》,但随着阅历增长,每次进剧院都能看出不同的感觉。用她的话说,听戏的过程,就是在同自己“对话”。她确定一定会继续留在上海生活,她在准备一场音乐会,一场钢琴与昆曲相结合、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互辉映的音乐会。

“如果只为赚钱,我不会选择昆曲。”金佐宁说,她的大学同学有的可以一个月赚16万港币,在上海全职教琴也能收入不菲。但人到这个世界总要留下些什么,不能只是“流水线上的过客”。她期望实现自己的愿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这种信念或许就在周庄第一眼看见昆曲、在北京一档馆看到海量文献那一刻起,就已经浸入内心。

祝她好运。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