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一位社会学家的呼吁:别急着对孩子说“快快快”,把真正的生活还给孩子!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柳森 2020-10-12 19:01
摘要:生活,是教育中始终不该被丢弃的那部分。最好的教育,恐怕就是带着孩子好好过日子。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让“劳动教育”跃入公众视野。在我国,教育界一直有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说法,“劳”理应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让此番《意见》的出台,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国家层面专题关注“劳动教育”,呈现出怎样的现实关切与问题意识?在上海这样非常重视“教育”的现代化大都市,如何与时俱进地改进、充实、提升劳动教育,以更好地助力每一个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带着这一连串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杨雄。

《意见》和《指导纲要》的信号意义

上观新闻:继今年3月《意见》出台后,紧接着,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做出详细界定与解释,并细化了有关要求,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做出专业指导。如何准确理解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深远考量?

杨雄:《意见》刚面向社会发布时,孩子们正因为要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上了一段难得的超长家庭时光。

一位母亲跟我说,由于难得有机会和孩子如此高密度地相处,突然发现自己过往忽视了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尤其是劳动教育,而那些与生活、劳动有关的教育细节,其实非常重要。

一个孩子则与我分享,每天光是看爸爸妈妈把一日三餐送到家人面前,就“已经很辛苦啦”,竟然“要忙那么久、做那么多事”。

这一方面说明,难得的朝夕相处,给了家人之间互相“看见”对方的机会,另一方面却也说明,我们过往的家庭教育可能是缺失了某些部分,尤其是那些真正扎根于生活的部分。以至于到了特殊时期,亲子之间才看到了更多家庭生活本该有的样子,尝到了平凡生活日常劳作中充满着的趣味与美好。

差不多就是在那段日子,《意见》发布了。这个《意见》是党中央联合国务院发布的。通常来说,这种规格的文件一定不会是急就章,而是酝酿已久。若再仔细去关注,就会发现,此番《意见》是一系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的延续。此前已经发布的此类文件包括《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

所以,我个人觉得,《意见》的用意主要是针对这一代孩子的某些共同问题。比如,这一代孩子总体上缺乏劳动,不大会劳动甚至不想劳动,对劳动之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不够;平日里,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业,不大给予孩子到生活中、到劳动中去锻炼的机会,家务劳动“可有可无”、随时可以让位于学业竞争;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是,家长一般会关注孩子学习习惯好不好,但很少会关心他们生活习惯好不好、劳动习惯好不好。

这就是当下的现实。但国家层面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认为,应该把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树立劳动观念,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为了培养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下一代,必须重视孩子们的劳动教育。

当然,《意见》中所说的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有些人理解的让孩子多做扫地、洗碗等家务,应该从广义上的“生活教育”去理解。只有真正把劳动和生活作为孩子全面发展的必然组成部分去看待,才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简单地将劳动、生活和学习对立起来。重视劳动、生活的“育人”功能,但并不因此否定学业、否定智育,这样的理解才是比较科学和全面的。

让孩子们看到真实生活该有的样子

上观新闻:照理说,劳动本该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什么原因让大家一度把“劳动”这件事,从孩子们的生活世界当中剔除了?

杨雄: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这条写入了党的教育方针。此后,我国历届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但实际效果之所以和理想有距离,一方面,这些年高考、中考指挥棒经层层放大,最终将压力传递到了每一个家庭,智育成为家长最关切的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整个社会的劳动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的劳动教育却未能与时俱进、及时作出调整。

比如,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脑力劳动比重不断增加、新形态的劳动不断形成。这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形态更丰富的创造性劳动,形成当代劳动教育的新方向,就非常值得努力尝试。

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见》的出台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指引教育工作者更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在教学上加以完善;它启发孩子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父母,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机会,充分锻炼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中小学大都很重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开设了很多围绕着生活展开的课程,但如果仔细去看,劳动和学业从来不是独立分开去教授的,而是润物细无声般融为一体。

这启发我们,真正有意义的劳动教育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或干脆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而最有价值、视野放得最远的生活教育,就是让孩子们看到真实生活本该有的样子,然后让他们在亲力亲为中,发现动手、劳作的乐趣。在此过程中,一件事情完成的整个过程,一切从无序到有序到秩序打破、秩序重建的状态,都是令人得到滋养的源头。

小学生们在制作月饼,一位孩子说,“妈妈第一次吃到我做的菜时高兴得哭了”。 新华社 发

我个人关于“劳动”和“生活”的理解,也一直在拓宽。

十多年前,我去台湾访问时,曾有机会去拜访台南一座养猪场。场主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博士。当时,整个养猪场的维护已经大比例通过电脑控制。所有的猪粪处理井然有序,所有管道干干净净。我们坐在猪圈边上的花园里喝茶,全程没有闻到一点异味。

在台中时,一位教授朋友专程带我去南投乡下喝一杯当地的酸梅汤,说自己小时候就开始喝,一喝几十年。

我到了现场一看,发现那里就是一处普通农户的家门口,桌子凳子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说有点破破烂烂。酸梅汤价格很便宜,但味道果然一级棒,分量也很足。

我跟店家聊天,开玩笑说:“你这个酸梅汤到上海开个店,保证会发财。”老板娘只是笑笑,认准了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做好每一杯酸梅汤,把祖传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就算“尽到了自己这辈子的本分”。

在英国做访问学者时,我的导师是当地一位很有名的社会学家。他邀请我到他家里做客。就是在一个五千人左右规模的小镇上,老教授过着简朴安静的生活。房子不是很大,但布置得十分雅致。即便年事已高,所有家务都靠教授自己独立完成。

小镇上,每到周末,当地人大都在家里劳动。女的打扫卫生,男的收拾花园、修车、在工具房里敲敲打打,忙得不亦乐乎。家里装修从来不借外力,一点点做,积少成多,就能把家打理得很好。一时间,身处老牌发达国家的我有了一种“此地更像农业社会”的错觉。

这些见闻让我反思,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职业不应该有贵贱之分,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从来是融为一体的,生活更不止一种节奏。

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劳动始终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始终是人类得以安顿身心的土壤。换言之,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人类主要经济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怎样变化,生活,是教育中始终不该被丢弃的那部分。

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认为,劳作、劳动就代表着落后,生活只有急急忙忙地追赶这一种节奏。

家庭是生活教育的主场

上观新闻:如今在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高竞争高警觉的教育环境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让劳动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融入生活,您有何建议?

杨雄:《指导纲要》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这里将“劳动教育”划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板块,是十分准确的。当然,要将这一系列目标化为现实,不仅需要观念导入,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形成共识、共同倡议,更需要包括课程设计在内的体制机制加以配合。其中,我认为,最最关键的环节仍然在于家庭。

比如,疫情期间很多家长开始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结果就有了很多家庭教育心得,孩子也获得了很多乐趣。这种说明劳动本来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劳动也是能带来很多乐趣的。随着大家对劳动教育、生活教育的观念有所转变,相信家庭教育会更容易复归本源。

但严格来说,生活教育更多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滴水穿石。从这个角度来讲,家庭注定是生活教育的主场。毕竟,从人的发展序列而言,家庭是个体生命成长最初始的场所。

时下,不少家庭对“家庭教育”的诠释主要就是抓孩子的学习。一项全国调查显示,52.5%家庭教育着重“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34.6%家庭在“陪着孩子做功课”。调查还显示,多数中国家庭教育主要职责是成为孩子“学习的拐杖”和学校老师的“助教”。而对孩子身心健康、做人教育这些家庭最基本职责反而忽略了。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家庭育儿职责的“越位”“错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这样一道“风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中学甚至小学阶段的孩子,除了睡觉外,24小时全部排满,包括周末。

学了钢琴学舞蹈,学了舞蹈学音乐,孩子弄得很辛苦。赶去上学的路上,家长背着乐器,孩子背着书包,东赶西赶。家长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快快”。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了,家长也习惯了。

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家长和孩子成了一种“保姆式的喂养关系”。学业顺利还好,一旦遇到了点不可控的挫折,孩子很容易不开心甚至走极端。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闲余,没有弹性,更鲜有时间享受自己这个年龄本该有的快乐。

说得严重一点,孩子的成长有自然的规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长时间将他们浸泡在压力和对成绩的追逐中,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有伤害的。如果意识不到上述问题,家长就会很难放下对学业、成绩的执念,更无法真正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

现在涌现出一些注重日常生活式教育的创新型学校。为何他们格外重视生活教育?因为他们发现,所谓知识,本来就是从生活中总结,然后抽象出来。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有能力把知识和智慧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既然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接受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要变主要考知识为主要考见识。不要追求一节课里让学生强制性地记忆多少东西,而是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孩子们从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当孩子所学内容真正是与他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的,他们很难没有兴趣。也只有兴趣产生之后,才能激发人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动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家长、对施教者提出更高要求。那就是,要想办法在生活中引入一些有趣的劳动形态,将劳动和游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将劳动和创意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们可能会更投入。

学生们在校园木工坊体验锯木料,充满乐趣的活动让他们兴致盎然。 新华社 发

劳动需要付出、需要责任感、需要合作,更需要形成一种习惯。若长期不锻炼、不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到长大以后,就更难激发其对劳动的热情和兴趣。如今,在一些新婚小家庭中,夫妻双方因为劳动冲突引起矛盾、导致离婚的例子时有耳闻。想必,他们在儿时就没有形成视劳动为生活中必要责任的观念。

著名教育家玛利娅·蒙特梭利博士曾仔细观察一个孩子认真工作的全过程。这个小女孩先是擦洗了自己的小桌子和窗户,然后在饭桌上为大家倒水、舀汤、把食物盛进盘中……有时她要在同一个地方擦拭数十次,有时擦洗的时间比实际需要的时间长得多。但当这个孩子看到自己打扫干净的成果时,一种充满了热忱的情绪在空气中跳跃。

曾有人认为这些是在浪费时间,这些时间应该用来阅读或练习算数啊!为什么要让孩子忙于一些课堂之外的琐事呢?对此,蒙特梭利博士的回应是,事实上,没有其他工作比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肢体、精神、心智以及道德的发展更为重要。孩子正是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创造自己、改善自己、使自己不断趋向于完美。换了是她,一定会利用一切环境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我国,很多文化大家都曾拥有非常丰富的人生历练,有的干过好多行业,有的甚至有很多属于自己的发明创造,既是自己所在行业的行家里手,也是品位极高的生活家。可见,生活积累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学校。生活给予每一个人的滋养,是非常重要的。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