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没有微信的年代,看苏东坡如何为好友“点赞”
分享至:
 (5)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陈俊珺 2020-10-17 08:01
摘要:自苏轼开始,文人不仅通过诗赋、文章、书法来抒发情感、完善人格,绘画也成了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

今年迎来600岁的紫禁城,正通过一系列大展庆生。其中,文华殿书画馆展出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自开展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

展览中亮相的78件(套)文物,不仅包括苏洵、苏辙、王安石、米芾、黄庭坚、欧阳修等大家的作品,更有不少苏轼的传世真迹。

他写给友人的信、题在画上的字,距今已有千年,但见字如面,笔墨背后透出的喜怒哀乐、人生况味依然能感染现代观众。


一蓑烟雨任平生

历史上,有多位画家描绘过苏轼的形象,最为人所熟知的,要属他的“粉丝”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在《前后赤壁赋》中所画的苏东坡小像。在此次故宫举办的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中,明代书画家朱之蕃所绘的《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首次公开亮相。

画中的苏轼头戴斗笠,脚踩木屐,十分生动。据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郁文韬介绍,苏轼晚年被贬海南时,曾在访友途中遇到一场雨,他向农人借来斗笠与木屐,农人争相笑看,而苏轼却十分坦然,那份“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跃然图上。

苏轼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他在文、诗、词、书、画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苏轼有天纵之才,却命运坎坷,他的一生随着北宋动荡的政局而起起伏伏。

20岁那年,苏轼离开家乡四川随父进京赶考,他的文章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获赞“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获得的第一个正式官职是陕西凤翔签判,此后在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做官。

 42岁时,“乌台诗案”的爆发彻底改变了苏轼的人生,他被捕入狱,又被贬黄州。在那里,他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通篇起伏跌宕,气势奔放。正如黄庭坚在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离开黄州几年后,苏轼再度获得升迁,在京城任中书舍人,后又升至翰林学士,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期。然而到了人生的最后十年,他又被贬惠州、儋州。65岁时,皇帝大赦,苏轼得以奉召重回中原,在长达一年的北归途中,他染上了瘴毒,最终在常州逝世。


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 (局部)

见字如面,惺惺相惜

在此次展览中,虽未见《寒食帖》的真迹,但也有多件珍贵的苏轼手迹亮相,包括《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题王诜诗词帖页》《三马图赞并引残卷》《治平帖卷》《归院帖卷》《春中帖页》等。此外还有一批苏轼师友的作品以及后世书法家所书写的苏轼诗文作品。

苏轼生活的北宋时代,是文化巨匠辈出的时代。与他有着深入交往的前辈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都是文史大家。而他的门生以及友人如黄庭坚、秦观、米芾、李公麟、王诜等人,也都是宋代文化星空中的璀璨之星。汉学家包华石教授曾说,宋代的文明在很多方面都显露出现代社会的特征。阅读苏轼与前辈、友人之间的书信,不难发现他的文字有一种超越时代的魅力。他是宋人,却极其现代。尽管隔着千年的时光,但见字如面,笔墨背后透出的喜怒哀乐、人生况味依然能感染当代观众。

此次展出的《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是苏轼写给好友陈季常的书信,因长期被共同保存而合装为一卷,是反映其交游的名作。据文献记载,《新岁展庆帖》作于苏轼44岁那年,他于信中相约陈季常与李常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人来得书帖》则是苏轼为陈季常的哥哥伯诚之死而慰问陈季常所作。此二帖下笔自然流畅、劲媚秀逸,精心用意,是苏轼的书法由早年步入中年的佳作。

陈季常的名字或许令许多人感到陌生,但“河东狮吼”却是家喻户晓。这句成语就出自苏轼写给陈季常的一首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龙丘居士就是陈季常,柳氏是他的妻子,乃河东的名门望族,“狮子吼”来源于佛教,有宏大威严的意思。这句诗的本意是否为苏东坡在戏谑陈季常惧内、柳氏为悍妇,后人的理解并不一致。但“河东狮吼”作为悍妻发威的意思流传至今。


苏轼《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

苏轼在绘画方面的审美能力,被认为是一代天才。他对吴道子与李公麟两位画家可谓情有独钟。苏轼曾写过一篇《四菩萨阁记》,详细记载了他花费十万钱,购得吴道子四版绘画真迹的事。而对于被誉为“宋画第一人”的李公麟,他给出了极高的评价:“龙眠胸中有千驷,不唯画肉兼画骨。”此次展出的《三马图赞并引残卷》让人充分感受到他与李公麟之间的惺惺相惜。

《三马图》是苏轼请李公麟所画。他非常喜欢这幅作品,甚至在被贬惠州时还随身带着这件宝贝。苏轼在欣赏这幅画时题下了长跋,即《三马图赞》。苏轼等人的跋与李公麟的画,原为清宫旧藏,因流散出宫而被人撕毁,现藏故宫博物院的两段残卷十分珍贵。


《三马图赞并引残卷》

苏轼的《题王诜诗词帖页》与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卷》也是一段佳话。王诜是苏轼的至交,两人可谓难兄难弟。王诜本是驸马,却因乌台诗案受到苏轼的牵连被贬。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山水画家,《渔村小雪图卷》是其难得的传世之作。这件作品充分体现了文人逸士向往的山林隐逸生活,是北宋文人画“诗画一律”“得之于象外”的典范之作。

苏轼的《题王诜诗词帖页》用笔浑厚遒劲,行文充满感情色彩,一看便知是为知己而作。

“世间何来墨竹”

苏轼的书法以及艺术鉴赏水准无疑是一流的,他自己的绘画也是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绘画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可惜其传世且可靠的绘画作品少之又少。

苏轼爱画墨竹、树石,也画山水、人物,甚至还画草虫、禽鸟等。除墨竹一种外,苏东坡的绘画都没有师承。他能够自出新意,独树一帜,靠的是天赋、修养、意趣与襟怀。

苏东坡作画的速度很快,且常在酒后。他画画追求“大抵写意,不求形似”,笔下的墨竹有时会一根通天。好友米芾问他:“为什么不分节?”他答:“竹子也不是逐节生长的。”他还曾用朱笔画竹。有人问:“天下哪有红竹?”他就反问:“世间何来墨竹?”

苏轼画画显然不是为了描摹景物,再现自然,他是在“醉时吐出胸中墨”,借物抒怀。他孜孜追求的是物我交融、物我合一。在苏轼生活的北宋年代,中国画的技能、品类经历了晋唐五代的传承,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宋代绘画以格物之精神搜妙创真,将中国画的写真发挥得淋漓尽致。自苏轼开始,文人不仅通过诗赋、文章、书法来抒发情感、完善人格,绘画也成了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邵仄炯副教授认为, 苏轼、米芾倡导的文人画不是简单的文人和画的组合,而是以创意风格和独立的精神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高度。以苏轼为首的文人画家转变了宋画写真精工的院体格局,找到了文人表达心性与自由的新语汇,中国画从此有了写真和写意的双翼,得以自由地翱翔。苏轼倡导的文人画不是古木、竹石或梅兰竹菊的不断重复,也不仅是在画上题字赋诗,而是以一种前卫的精神、创意的方式来抵御保守和僵化的思维,从而保持艺术的纯粹与生机。

栏目主编:黄玮 题图来源:黄慎《 东坡玩砚图》
本文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