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声音|云端的城市,未来的治理
分享至:
 (1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20-10-17 06:31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影响深入到城市发展运行的各个层面,未来城市已成为学界各领域热议的话题。城市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产业、场景变化,特别是城市大脑、数字孪生城市等新理念、新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将会给未来城市的治理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向未来城市的治理变革,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必须坚持前瞻视角、全球视野,深化理论研究,更好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更好服务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论述为城市治理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未来的城市将会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城市又应当如何优化治理?2020年10月15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改革开放研究中心主办以“未来城市治理变革”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来自公共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地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背景的学者参加会议。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会前会见与会专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副主任王永杰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智慧城市建设的落脚点还是人民城市

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全球城市与合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刘淑妍教授出,一些具有标杆意义的新城新区是公共管理理论和城市治理理论非常好的创新平台与应用场景,要站在全球最前沿思考未来城市演变。传统的精英主义、多元主义理论以及城市政体理论等需要在新形势下实现新发展,共同生产理论可以作为理论深化的方向之一。城市治理的共同生产理论强调治理主体间更好的协同共治格局,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体现,抓手可以落在社区层面,鼓励微基建等新合作模式,促进治理从产品逻辑走向服务逻辑。在治理对象层面,未来城市在新的硬件、技术基础上,也需要将权利、价值、环境设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软实力嵌入其中,共创新的价值。同时,要同步推进物理和数字孪生城市的治理,云端的规则、治理框架、绩效、法律要持续构建和完善,突破传统的部门边界、管理权限,构建全新的城市决策支持系统并用数据流创生新的公共服务场景。

未来城市治理要有地理空间学意识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承良教授认为,未来城市的治理理念要从原来的政府管理为主转向社会管理的视角,更多关注人本身的发展,进而整体重构城市的治理体系,在治理主体方面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协同的治理格局。地理学注重从空间规划角度切入城市管理,未来可以尝试在治理主体上进行空间的集成化,把人的发展需求跟空间统一到一个框架之中。在治理手段上,未来可以实现法治、德治、精细化管理、智慧化治理等多元化方式,针对不同的空间实行某一种治理方式为主导,实现不同治理手段的协同。治理过程有必要分空间、分区域考量,针对不同区域功能、目标做相应的调整。

未来城市对技术治理的需求要有更多伦理考量

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键研究员认为,要认真思考未来城市将如何实现未来人类的美好生活,做到“三个超越”,即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当前对现实城市的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需要做好四个方面预测与研判。一是对人类未来整体需求进行预测,二是对未来人类个体需求和未来生活做科学预测,三是对未来人类生产和再生产做预测,这需要哲学与技术的整合思考,四是对未来城市管理模式进行预测,把握好技术与社会的平衡,避免技术成为控制人类的工具。

雄安新区建设如何成为未来城市样板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黄瑶分享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相关前沿实践。他提出,雄安新区诞生的大背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鲜明的创新城市特征。目前雄安新区在城市规划、建设及技术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创新探索,希望构建适合人类居住的未来城市的样板。雄安新区已经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空间规划实现了多规合一,地上地下的统一,并且落到了数字孪生城市的平台之上,推进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

未来城市治理要凸显算法均衡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钟晓华副教授认为,城市是多种要素的聚集,在各类建构性的规划和政策后面,其运行中的复杂性、人为干预的属性是不可避免的,并非计算机的算法可以完全应对。在既有结构条件下畅想未来城市,需要制度设计有相当的韧性和协调性,为创新提供可能性。通过不同政策工具的使用在最优条件下选择合适的行动者,协调其关系,从而达到整合资源和创造价值的目标。

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市域治理共同体建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于洪生教授认为,许多未来城市的设想从学术角度看是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一种研究。未来城市的治理是需要广泛跨学科研究的一个主题,各领域专家学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求理论突破,同时也需要超越学科。在治理层面,要以党的领导为主线,推动市域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寻找更优的组合格局。

新城市治理模式呼之欲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焦永利副教授认为,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叠加上我国深度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正在孕育产生若干代表人类发展前沿的新城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就是典范与样板,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革新,也呼唤新的城市治理模式的出现。当前,对应于未来万物互联时代的智能化、全周期、全场景的城市治理新范式正在发展成型,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支撑,城市中部件、物件、事件将具有更高的连接和互动密度,为人们在城市中的美好生活持续赋能。云端的城市、城市生命体运行参数在云端颗粒度更高的映射不断出现,也导致未来云端城市的体系、规则、绩效成为下一步的治理研究重点和难点,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伴随着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影响深入到城市发展运行的各个层面,未来城市已成为学界各领域热议的话题。城市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产业、场景变化,特别是城市大脑、数字孪生城市等新理念、新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将会给未来城市的治理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向未来城市的治理变革,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必须坚持前瞻视角、全球视野,深化理论研究,更好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更好服务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