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访谈 > 文章详情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不是虚的,我是真的
分享至:
 (1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郭泉真 2020-10-28 06:57
摘要:一两次从原点出发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始终坚持从原点出发。物以稀为贵,人以久为真。

【人物小传】

于漪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2019年9月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恰似教育的至高境界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于漪身上蕴含着的,也正是一种细品见其深、见其纯、见其始终能从原点出发,因而一直宽宏持正、一直以爱育人、一直如痴钻研,在不忘教育初心与本质中永远奋力向前的精神。90余年家国命运与共,她让“生命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告诫自己“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在一眼看上去似乎并不如何惊天动地的细水长流中,最贴切地表达着八个字:不忘初心,而且始终。

一两次从原点出发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始终坚持从原点出发。物以稀为贵,人以久为真。

原点之一:站在哪

——于漪为什么总能把得很正

于漪自传《岁月如歌》开头,并没从出生写起,而是落笔在她15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我们姐弟五人跟着母亲嚎哭着,家里阴云密布,天塌下来了”。

后面的章节,从日寇铁蹄下“幼小心灵的震动”,到求学的“艰辛”、疾病的“磨难”,再到“门”在哪儿的教学挑战、岗位对感情与责任的“拷问”“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自我要求,于漪和国家、民族同行,始终在破解一个又一个问题,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冲出一个又一个困难。

“天塌下来了”那章标题,最前面两个字是:奋斗。

“奋斗才能生存,才能改变命运”,这是于漪姐弟五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国家真实写照、民族百年心声。这位长姐把姐弟五人的成长(大弟是浙大教授,二弟是北大原副校长,三弟是中科院院士,小妹是全国先进),归纳为“奋斗是我们姐弟五人的生命线”,“支撑我们的是奋斗精神,爱国情怀,发自内心的感恩”。她一直记得中学那句校训:一切为民族。她的奋斗始终有一种价值取向在引领,那就是站在国家、人民、历史的立场上。

这就是她思考人生价值的原点。

所以,她始终能在心底,持一个“正”字。所以,当面对一次次教学难题,尤其是种种思潮困扰、理念纷争、认识迷雾,她始终能抓真问题,有大视野,站在正确的方向上。记者几次和她长谈,感受突出的一点,就是她看问题的着眼点,很不一样:格局很大,心很宽宏,把得很正,不偏离、不迷失,像定盘星。

刚工作不久,她就感觉到:语文不能仅偏于“语”,还要重视“文”;不光要“教文”,还应该“育人”。一次临时代人参加教改座谈会,她谈了发现的“满堂灌”现象和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认为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要“目中有人”,一位半路改行教语文的青年教师很快就崭露头角。这背后,是大处着眼:“‘目中无人’的糊涂观念,缺陷在于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培育人才是教育教学的大目标。”

工作几十年后,她针对长期困扰教学的“三多三少”——“眼前的学生看得多,将来建设者的要求考虑得少;知识看得多,能力看得不够;分数看得多,实际才干看得不够”,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清醒地看到完整的要培养的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最重要的是人。”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世纪末新世纪初,两次兴起“高中取消语文”思潮,于漪两次痛批。旗帜鲜明,源于“看来只是学科的局部,实际上仍然是育人大目标的问题”,“此时的我思考问题不完全是从一名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认识,更是从一名中国人的立场来考虑”。

接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于漪管理从两条基本要求做起——恢复坐班制、“背后的话我不听”,办学却“必须站在相当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定下三个“制高点”: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战略的制高点上,以及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她几十年一心推动将“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今年92岁高龄主动为“教育焦虑”发声,倡议“学习做老师做家长”,那天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一脸高兴,“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拨正深化改革的航向,教育充满希望,我真的很开心”……都源于为国家为民族为未来育人的大目标。

因为远大,所以宽宏。紧盯事业原点,所以始终持正。她为二师立的校训,首先就是“一身正气”。她不忘写自己是“学”当校长、“学”做教师,但在目标的设定上毫不含糊,明确提出“校长要力争成为教育家”,就因这“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追求,把智慧和赤诚献给事业”。

原点之二:看向谁

——于漪为什么总是爱得很真

今年谈“教育焦虑”,92岁的于漪,四次哽咽落泪。

都在讲到孩子时。

她是真的爱孩子、爱学生。她说:“娃娃们就是我的宝贝,我看到他们就高兴。”“他们高兴我就高兴。他们不开心,我就不开心。”

孩子学得芒刺在背,她就芒刺在背。早年就因心疼孩子们——“学数理化是很累的。抽象符号背后是大量具象的东西在支持,但娃娃具象的东西较少。我就有个想法,其实是幼稚啊,当时30多岁,就想前一堂是数理化,非常紧张,下一堂我上语文就多用具象给脑子换频道”,从此,走出一条感染力十足的情景教学之路,开创“于漪式课堂”,2000节公开课上到全市直播万人瞩目。

孩子们过得不好,她就过得不好。今年看新闻得知一些情况,她主动与记者反复讨论,认真准备,掏心掏肺和今天的老师、家长们谈心。

一位家长看后说,如果都像于漪老师那样,从爱出发,就好了。

当年老师们早就发现:批评调皮捣蛋的孩子时,她的脸上,也带着笑。

她也经过“灵魂拷问”。

她坦白说:初当教师时,对两类学生,“不由自主地”十分喜爱。一是聪明的,省力。二是好看的,可爱。“与学生长期相处,真切感受到他们生命的蓬勃和聪明智慧,自己的认识和感情都起了变化,懂得了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无选择性,只要生长在这块热土上的孩子,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培养他们。”

儿子5岁因暴发性痢疾昏迷,后来有次又因败血症频频病危,于漪哭了,恳求医生救孩子的命,同时“思想斗争很厉害”。一边是儿子哭着求妈妈不要走,一边是学生正当高三毕业,最终,她还是陪完夜早上“咬咬牙去上课”,“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可我是教师,关键时刻不能离岗。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师爱……它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培养他们成长”。

“什么叛逆不叛逆,你只要设身处地站在他的位置上,想一想,体验一下,你就明白了”“学生才是主体”“不是育分是育人”……哪一句,不在看向孩子?

始终把目光看向孩子,始终从爱出发,是她认识工作使命的原点。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没有不愿去爱学生的老师,于漪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爱”这个字理解得很深。不急躁、包容、呵护,不只因脾气修养,更源于深刻认知。爱表面上是她对教育的方法论,骨子里是世界观,这个原点是出发点与抵达点的统一。所以她会说,当下就要美好,教育的过程本身就在美好。

原点之三:靠什么

——于漪为什么总能钻得很透

于漪的话,粗看似乎没啥特别,都是些普通词汇语句。一遇到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再看,就很有针对性,思考很深,讲得很透,实实在在起到作用,而且公允到位,让人信服。

她当然是勤奋的。当年为备好一堂课,常常花10小时、20小时,乃至更多时间。上百篇教材独立钻研下来,“我开始尝到庖丁解牛的滋味”。她当然也是努力求教的。扫地、擦桌子、拖地板、泡开水、倒痰盂……就为老教研组长允许她去听课。

但她最难能可贵的,是老教研组长冷不丁先来听她的课,肯定完几处优点,再郑重其事说出一句“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之后。

“五雷轰顶”的于漪,把从此又“金口难开”的老组长这句话,视为“金石之言”,常常反躬自省。

反省、汲取,尤其是善于从“负面”和常人放过之处发现问题,高度重视,正是她不断进步、越钻越深的秘诀。一次报告会散场,偶然听学生说光顾着在练习本上画“正”字,统计报告者讲的一百五十多个“这个”,于漪愕然中想到的,是自己如何改进教学语言,“用语言‘粘’住学生”,就此锤炼出课堂一大特色风格。

能有这种可贵的反省与汲取,首先是因为她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学”字上。

始终坚持学习,一直做“小学生”的精神,是她履行岗位责任的原点。获评上海首批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面对“如此大的荣誉”“意外的惊喜”,她最终把自己“定位在学做特级教师这一基点上”。学做、学当,是她说了一辈子的“口头禅”:“一个个乱班以及乱年级带好,不是我有多大的本领,而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我本身也是学生。”“这是我在学当校长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这不是场面话。她屡次谈过一种体会:“带着虚心求教的愿望,处处都是学习的广阔天地。越学越知不足,越学越有内驱的动力。”“定位在学做特级教师这一基点上,内驱的动力大了,无处不是学习的天地。”内驱动力足,才会思考很深。外在天地大,才能广博通透。所以今年谈“我们要学做老师、学做家长”时,她会着急而真诚地说:“我说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不是虚的,我是真的。”

一位教师,一辈子“永做小学生”。始终从国家、人民、事业所需的原点出发,不断克难,坚定自信,于漪如此,“四史”奋斗亦如此。

栏目主编:陈抒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