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34岁儿子没睡过真正的床,旧改后,这位上海母亲最大心愿是“儿子早点结婚”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21-01-25 17:44
摘要:在一扇窄窄的红色小门前,穿着紫色小外套的邹阿姨正等着记者来,很是喜庆。

从1号线新闸路地铁口出来,走上两分钟,拐进一片老旧里弄,一户正在搬家的居民抬着一只茶几,从弄堂深处走出来。在一扇窄窄的红色小门前,穿着紫色小外套的邹阿姨正等着记者来,很是喜庆。她看到记者,笑意盈盈地说:“不好意思啊!我们这里旧改生效了,很多邻居都在搬家,有些乱。”


这片老式里弄,破旧、低矮,有着近百年高龄,处在黄浦区新闸路地块(二期)旧改征收范围内。2020年12月29日,该地块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率达到99.86%,远超生效比例,邹阿姨与2100多户邻居将圆“新居梦”。

“慢慢走,楼梯很陡。”67岁的邹阿姨是典型的上海阿姨,身材娇小、样貌清秀,声音中透着温柔,她带着记者爬上一段陡峭的木制楼梯,右手边一间便是他们家。

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大白天也开着灯,收拾得整齐:一张双人床占了房间的一侧,上面平平整整地铺着老式的印花床单;两只窄窄的衣柜占了房间的两侧,其中一只柜子顶端放着一只老式皮箱子,据说是邹阿姨结婚时添置的“大件”,为防灰尘,她用旧床单为皮箱子缝了一个罩子;在靠近窗户的一侧是一张单人写字台,上面摆着电脑。

这些七七八八的家具塞进来,小屋只剩下当中转身的空间了。但就是在这里,邹阿姨一家三口蜗居了28年,儿子今年都34岁了。

三个人怎么住下的?“说起来不好意思哦!”邹阿姨从角落里拿出来了一张“钢丝折叠床”。在记者印象中,这种“折叠床”还是20多年前会使用的临时床,打开来是一张一米来宽的小床,折叠起来可以缩在角落里面,节约空间。但因为睡着不舒服,“折叠床”一般只是在家里有客人留宿、睡不下的时候临时使用。但邹阿姨的儿子却一直在睡“钢丝折叠床”。“家里地方实在太小了,正式的床放不下,只能在屋内的空当支起来‘折叠床’,儿子晚上睡,白天再把床收起来。”“折叠床”的当中是钢丝,睡上去软塌塌的,邹阿姨怕儿子常年睡在上面伤了腰,又找了张旧门板铺在“折叠床”上。

最尴尬的是,家里没有抽水马桶。白天,三个人还可以去外面的公共厕所解决,晚上只能在房间里用痰盂罐。一个印着喜字的痰盂罐就摆在她家门口。三个成年人,要在房间里用痰盂罐,很是尴尬。

邹阿姨一家想过买房,但老两口因为身体原因,都早早退休,收入微薄;儿子每月收入五六千元,除去吃穿用度,在高企的房价面前实在杯水车薪。廉租房、经适房等等,他们家还达不到申请标准。前两年,邹阿姨的老伴心脏搭了支架,医疗、休养都需要一定费用,买房就更是不敢想了。

唯有旧改这一条路。“真是日盼夜盼啊!”邹阿姨说,她家距离人民广场走路也就一刻钟。自己家的亲姐妹都住在杨浦,到她家中来看她,都说“你家的地段是黄金地段,但这房子实在是待不下去的”。

旧改签约时,邹阿姨第一时间去签约。她都想好了:用上货币补偿,再让儿子贷些款,去杨浦可以买套像样的两室一厅。“要离着姐妹们近一些,以后可以常常走动了。”邹阿姨说。旧改不但让她圆“新居梦”,还让她了了一桩心事。邹阿姨的儿子至今还没有结婚。“我家这个房子,谁愿意嫁过来。以后有了新房子,希望我儿子能早点结婚。”

邹阿姨家的楼下是一间公共厨房,不到10平方米,大大小小有6个灶台,6户人家合用。在邹阿姨家这个不起眼的门洞内,竟然挤进来6户人家。“在这些老式里弄房里,房型都不规则,大小不一,位置也很随意。有的房间夹在当中,连窗户都没有,还有的人家低矮得连头都抬不起来。旧改对他们的居住环境改善真的很大。”南京东路街道福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桑慧勇说。

记者注意到,邹阿姨带记者走上来的楼梯,虽然老旧,但被擦得干干净净,能看得出木头的原色。原来,邹阿姨每天都要打扫这些公共部位,擦楼梯、扫走廊,打扫公共厨房,一样不落。“我们这样的房子,不打扫就更一塌糊涂啦!”听到记者夸她勤快,邹阿姨开心地说,“以后我有了新房子,我更要打扫干净了。我这几天想着要搬家了,就觉得很开心。”

均海沙尔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