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第27期解放书单 | 《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
分享至:
 (1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章乐 2023-08-19 06:44
摘要:读懂“第二个结合”,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底气。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成功推进,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当代中国焕发生机活力,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大、深层、决定性的影响。一百多年来“第二个结合”的融通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果,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底气的重大现实依据。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给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对于“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和百年融通实践,《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充分阐释和深入解读。我们从中看到二者彼此契合、互相成就,“双向奔赴”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征程中。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心相通”。立场决定观点和方法。代表着“心之所属”“心之所系”“心之所向”的立场,在人的认识中、在理论体系中,最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决定性意义。因为“志同”,所以“道合”;因为“同频”,所以“共振”。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谋幸福的不懈追求,为人类谋解放的根本立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核心追求、根本立场完全吻合,二者之间在灵魂深处“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注定了它们一旦相遇,就一定能“结合”、一定要“结合”。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气相求”。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工业化时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批判的武器”目的在于“武器的批判”,在于转化成改造现实的强大力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其诞生地、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锐利“武器”,亟待新的“亮剑”;光辉真理,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实现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急需“历史转场”的同时,俄国、中国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由于救国救民苦苦无门,亟须寻找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俄国、中国的革命者们“一拍即合”。在近代中国,打破“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历史困局的迫切需要,让对科学理论求知若渴的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经由十月革命的启示,毅然决然选择、拥抱、追随马克思主义光辉真理。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向相成”。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必须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前进征程中,“百川归海”,积极学习借鉴外来文明,勇于自我扬弃、自我革新,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式、文化习惯。虚怀若谷、向光而行,主动拥抱、吸收一切先进、合理元素,坚决舍弃自己身上一切不合时宜的元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特质。在内在根魂相通的基础上,善于学习、善于识变应变求变的共同特性,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容易就彼此认同、相向而行、相互走进对方。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一进入中国,就自觉或不自觉、虽蜿蜒曲折但势不可当地迈上了中国化的征程,努力地、坚决地“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深入吸收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生动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也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之后,激活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发生了系统性、深层次、脱胎换骨式的时代蜕变,焕发全新的时代活力。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山沟沟里有马克思主义”“唤起工农”“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统一战线”“党指挥枪”“新民主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家卫国”“一化三改”“‘双百’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小康社会”“一国两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梦”“党领导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政治统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革命理想高于天”“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协商民主”“最大同心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巩固”“共建共治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我革命”等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成果的话语体系及其实践成就,我们都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在中国大地上实现了有机贯通、深度结合。“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既成就了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之树深深扎根中国、在中国结出繁花硕果,也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摆脱了“文明蒙尘”的困境,走上文化现代化轨道,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实现凤凰涅槃。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力相融”。马克思主义是基于近现代工业文明,在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指明方向和道路的,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延绵数千年,缔造悠久灿烂中华文明并广泛辐射、深刻影响世界,以“修齐治平”“礼义廉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为核心价值追求,最强调在一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克服“自私利己”“弱肉强食”的粗鄙性和丛林法则,最体现“人是万物之灵”、彰显人性光辉,也因此最具有经久不息感召力、生命力的人类优秀文化。由于在“为民”“为公”等根本立场,以及讲辩证、重实践、依群众、求合一等诸多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方面的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互融合的强大内在动力、作用机制和广阔空间。二者的融合,是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积极借鉴吸收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等“人类知识的总和”的基础上,携手开拓更高层级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历史性、飞跃性融合;是水乳交融、彼此扬长补短,共同致力光复旧物、发扬新物,创造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化学反应式”融合。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发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工业文明等现代文明,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老树上“长了新叶、开了新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将“马家”“中华家”“现代家”融为一体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这种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新奇迹,融古和今、中和西、社会主义内核脊梁骨架和现代社会理念机制方法于一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是中国智慧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作者系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总编辑


《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编写组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