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第27期解放书单 |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天地身何往,感激怀知己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秦蓁 2023-08-19 06:44
摘要:在学术秩序与人生寂寞的双重催逼中,勾勒历史的遗迹、探索古人的隐衷

陈尚君所著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原是在《文史知识》开设的专栏,始于唐人佚诗解读。作者精通乙部、擅长考据,本书所收的文章寸寸积功,一一发覆,其气质和姿势渐渐生发出一种超越学术叙事模式的恣意所适。

作者受业于朱东润先生,朱先生的训导是“只能以事实驳倒事实,不能以议论驳倒事实,因为议论的结果只是议论”。作者秉承师命,从最基本的文献阅读、辑录、考证、编年开始,自述“五万多首唐诗,近四千作者,每篇皆曾阅读校写五到十遍,每人皆穷搜文献,务知始末,名家固得了然于心,仅存单篇只句者亦未敢轻忽。朝兴夜寐,行坐餐息,萦怀挂念,何曾或忘。读其诗知其为人,识其人更参悟其诗”。

无数“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的时光,造就了其所知道的“事实”固然比一般人多,想到的周折亦比一般人深;这一点微茫的“不敢忘”,正是“感君意气无所惜”的侠义,于是急着倾其所有地给读者讲自己所知道的唐朝诗人。

全书叙及五十余位诗人。有一些诗人,今日未必有名,但在他们自己的年代,却曾经赫赫风云。比如李山甫,司空图诗称“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比如陈陶,曹松以其比杜甫,杜荀鹤以其比李白、杜甫;比如出身神策军家的高骈,专业文学之士称他的诗“属情赋咏,横绝常流”。

作者写了他们的故事:李山甫失意而往河北叛镇,进入魏博幕府,策划了对旧相王铎一行拦截灭杀之暴行;陈陶自恃不凡,似乎明兵法,解治道,诣门投谒最终毫无结果;高骈在扬州理政,却沉迷于仙事,死于非命,其诗却一摒唐末清冷诗风,也全无中唐诸人之官味与繁复,清通晓畅,情味独具,足以自成家数。作者写这样的一些诗人的一生,写出梦里输赢总未真的才华与失落,穿越战场,抚慰伤者,甚至为那些无法形容的事情留出了言说的空间。

作者更擅长的是据所能掌握之线索,钻缝蹈隙,瓦解旧有的言说,重建历史情境,展示俗世所不知晓的诗人的另一番面相。比如写下“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其实是新乐府最早的倡导者,歌行足与元、白鼎足而三。作者着力写其性格偏激而内心柔软,证据之一是兄李继去世时,他痛骂嫂子崔氏之失德,其兄卒后二十五年,李绅却照顾孀嫂逾二十年,亲为其操办后事;比如写卢藏用,世人只知道他终南捷径的投机、奢侈纵欲的丑行,作者却大书特书卢藏用对陈子昂的友道终始,编次文集,撰写别传,留存祭文,更在第一时间写诗对子昂的成就做出评价,为后人对陈子昂的评价定下基调;比如写韩愈、柳宗元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政治波折或阻隔了其文学交流,但从柳临终以后事与文集拜托韩愈与刘禹锡二人可以看出,其友谊终生不变;比如写令狐楚,临终表示放弃身后的一切哀荣,丧事从简,以尸谏的无畏态度,上表秉政者改变先前的酷暴,施恩天下,为亡者昭雪,让天下人安康。作者进一步展陈令狐楚与李逢吉、刘禹锡始终如一的友谊,所谓“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更令人相信所有的公道私情,也都不妨向世人展示,而即使政坛诡谲,人与人的相交可以并无诡诈,也不含阴谋,所有的只是为人为政之道,思念关怀之谊;比如写裴度,累建伟业而惧戒盈满,其退隐之志,后世惟辛弃疾能为拈出,是为“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其与李德裕、谢安并列为可以再造乾坤的伟大人物,更能证明裴度依然是一往无前的直臣,信念不变。

朱东润先生在讨论传叙文学的时候,认为“当然只从人格立论”。《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显然奉此为圭臬,以披沙拣金的功夫,体悟情委的胆识,于传主之见解及思想,怀有自认已经契合无间、深切了解的充分信心,始能做出分析综合、判断比较,写出“那独有的、变幻的、而且不能十分完美的人生”。

“我知道所有的曲折背后,都安放着一句笔直的誓言。”《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俨然是这样的践行,在学术秩序与人生寂寞的双重催逼中,勾勒历史的遗迹、探索古人的隐衷,对得起文学沿途的所有周济和体恤,没有轻慢一路走来的万水千山。(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陈尚君 著 
中华书局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王一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